陈情献蜀皇帝

贯休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河北(3)江东(4)处处灾,唯闻全蜀少尘埃(5)

河北与江东地区到处都遭受着灾害的侵袭,唯独听说整个蜀地少有战乱与灾荒带来的尘埃。

一瓶一钵(1)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3)来。

我身背行囊,手持钵盂,年岁已高,步履蹒跚,却历经千山万水,终于得以来到此地。

奈菀(1)幽栖多胜景,巴歈(2)陈贡(3)非才(4)

蜀地自然风光旖旎,幽静的居所遍布胜景;当我准备以巴地的歌曲来表达敬意时,却惭愧于自己才疏学浅。

自惭林薮(1)龙钟(2)者,亦得亲登郭隗台(3)

自知不过是一个在隐居山林的老朽,却也有幸能亲自登上这象征招贤纳士的郭隗台。

小提示:贯休《陈情献蜀皇帝》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陈情献蜀皇帝》是唐末五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献给前蜀国主王建的诗作,首联指出全国战乱不断而蜀地偏安一隅,说明此次来意,颔联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靠一瓶一钵,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慕名而来的诚意,后两联以谦恭之语,借燕昭王招贤之典,暗喻自己虽自愧非才,但也会尽力辅佐王建,定将有所作为。全诗语言生动,含意深沉,富有感情,为贯休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据《唐诗纪事》载,贯休为避黄巢之乱,唐昭宗乾宁初赴越,求谒吴越王钱镠,献诗五章,其中有句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献钱尚父》)钱镠让贯休改“十四州”为“四十州”,乃可相见。贯休吟诗回复曰:“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遂飘然入蜀,见蜀王王建,甚得礼遇,奉为国师。此诗即是贯休刚入蜀时陈情献给王建的。《唐诗纪事》《十国春秋》《禅月集序》均谓王建为蜀王,此诗称王建为蜀皇帝,疑是在流传过程中后人加上去的。又,贯休于天复二年(902)秋入蜀,则《陈情献蜀皇帝》此诗当作于其时。

贯休

贯休

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

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7岁出家,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先后依钱镠、成汭,后往南岳隐居。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早有诗名,多讥切时事、反映现实之作,风格奇崛。同时诗人吴融称“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著作有《禅月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