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浮舟望蜀江
〔唐〕
春水月峡(1)来,浮舟望安极(2)?
早春三月,江水汹涌,经过三峡中的月峡,滚滚而来,我在荆州的江面上放舟游荡,极目远望。
正是桃花流(1),依然锦江(2)色。
江面上桃花漂浮,就像故乡锦江一样,春意盎然。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江水明亮碧绿,浩浩荡荡,沸沸洋洋,与天平齐。
逶迤巴山(1)尽,摇曳楚云行。
两岸的巴山逶迤护水而来,在荆州地界已经与地平齐,倒是楚地的水汽蒸腾,结出巍峨摇曳的云山。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沙滩上正在用沙沐浴的大雁只只雪白,出山谷觅食的黄莺漂亮得像花儿一样飞舞。
芳洲却已转(1),碧树森森迎(2)。
翠绿的沙洲仿佛围绕游船转动,洲上的绿树热情地向我张开了臂膀。
流目浦烟夕(1),扬帆海月(2)生。
放眼望去,江浦上水汽氤氲云集,海上的明月与白帆一起冉冉上升。
江陵识遥火(1),应到渚宫(2)城。
看到江陵城墙上的灯火,就知道快到渚宫城了。
小提示: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荆门浮舟望蜀江》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蜀江春水的秀丽景色和乘舟泛游的情趣,形象生动,感情热烈,表现了诗人遇赦以后愉快轻松的情感意绪。全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情景交融,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春天,李白终因参加永王璘的幕府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公元759年(乾元二年),诗人在长流夜郎途中,行至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白帝城,遇赦得释,于是乘舟东下,行至荆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写了这首清雄奔放的名作。
相关诗词
-
送鸿举游江西
...好闲居,读尽龙王宫里书。使君滩头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蔬。忽然登高心瞥起,又欲浮杯信流水。烟波浩淼鱼鸟情,东去三千三百里。荆门峡断无盘涡,湘平汉阔清光多。庐山雾开见瀑布,江西月净闻渔歌。钟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
-
荆门上张丞相
共理分荆国,招贤愧不材。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觏止欣眉睫,沈沦拔草莱。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始慰蝉鸣柳,俄看雪间梅。四时年籥尽,千里客程催。日下瞻归翼,沙边厌曝鳃。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
北涧泛舟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
使东川·嘉陵江二首·其一
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
-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赋得扉字韵寺临蜀江内有碧涧穿注两廊又有龙女洞能兴云雨诗中喷字以平声韵
空阔长江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岩扉。
-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日出洲渚静,澄明晶无垠。浮晖翻高禽,沈景照文鳞。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糺结良可解,纡郁亦已伸。高歌返故室,自罔非所欣。
-
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长啸招远风,临潭漱金碧。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
观江淮名胜图
...尤知隐沦妙。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投迹庶可齐,沧浪有...
-
荆门病中寄怀乡人欧阳侍郎彬
谁会荆州一老夫,梦劳神役忆匡庐。
-
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