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亭
〔唐〕
苏溪亭上草漫漫(1),谁倚东风十二阑(2)。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燕子不归(1)春事晚,一汀(2)烟雨杏花寒。
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小提示:戴叔伦《苏溪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苏溪亭》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的首句写地点和节候,次句写倚阑人的形象;三四句写春光将尽,燕子尚未回归旧巢,烟雨笼罩下的沙洲杏花失去了鲜艳的容光,具体而婉曲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委婉含蓄,隽永醇厚,极富情趣。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81年
创作背景
《苏溪亭》该诗大约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仲春。当时,诗人由浙江东阳赴湖南曹王李皋幕府,途经义乌的苏溪时,观赏江南温婉秀丽的晚春美景图,在苏溪亭中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题元十八溪亭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山北与山东...
-
满江红·苏公堤苏东坡
管领湖山,天付与、仙人玉局。能会到、传神西子,嫣然眉目。终古高风怀吏隐,前身明月寻僧屋。遍长堤、杨柳属苏家,垂垂绿。三两处,轩窗拓。千万首,诗篇足。记年时放鸽,絮花扑扑。雨湿翠翘云舫女,凉生金缕瑶台曲。试参寥、泉水碧无痕,茶...
-
罗苏溪前辈赠石溪上人画幅
苦瓜之前雪个后,吾乡画禅来石溪。直从幽异入坚浑,与两佛子殊町畦。云游日被洞壑裹,笔落能使狌鼯啼。此幅著意更深远,烟雨一黑天为黳。荒荒水光树不辨,黯黯苔气云含凄。入佛入魔信有此,湘君山鬼群来栖。蒙君持赠副所愿,既到画处心沈迷。挂壁两日侧卧视,傍偟悚仄不能携。
-
溪亭怀亡友韩石耕
隔溪人语寂,花露滴清琴。不有青天月,谁知此夜心。阶庭微叶落,怀袖片云深。思子泪如水,潺湲流至今。
-
题谢蕴山方伯苏潭图
...。使节东领黄河堤,法冠北上太行麓。独于钱塘治绩多,来旬再莅西湖曲。杭州前后瞻苏公,先生事与东坡同。小园旧以苏潭命,或疑前定天所通。谶占小数何足道,先生本忆南康好。因怀苏步作苏潭,更著新图写昔抱。君不见安石东山在越中,金陵亦托东山号。当时曾治循海装,...
-
访秦心卿溪上懒园不遇有作
溪上好园亭,君家闻最胜。经过已廿年,今始识三径。翳然林水间,爱此飞阁映。位置不在多,贵与风物称。主人意疏豁,事事得真性。我来不相值,维舟柳边暝。见戴自无须,悠然发孤咏。
-
溪亭小景
幽亭临水称冥栖,蓼渚莎坪只尺迷。山雨乍来茆溜细,溪云欲堕竹梢低。檐头故垒雌雄燕,篱脚秋虫子母鸡。此段风光小韦杜,可能无我一青藜。
-
徐州洪苏墨亭书坡老石刻后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观洪流。手披荒藓看古石,上有坡翁旧时刻。沙冲水啮四百年,字画半灭风神全。我行见此三叹息,此物乃在风尘间。冬曹尹君真好事,自扫巉岩凿苍翠。山灵助喜河伯愁,白日骊珠照平地。孤亭素壁高巃嵷,登堂见字如见翁。山人在前僧在后,尚忆扁舟游月中。崖端刻颂唐宗业,水底沉碑杜预功。直将谈笑为故事,似与百战争豪雄。高才直节古今少,片石价比千金同。由来一代不几见,况我异世怀高踪。凭君一拓数千本,遍使四海扬清风。
-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其韵以寄之·其二
新亭花木低几杖,叶幄已成藏远山。小渚云生夜深月,十分秋思五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