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唐〕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今天是腊月初一,便觉春意萌动,想到今年或可乘船东下,对云安县前的江水产生了怜爱之心。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1)谁家上水船(2)。
听到大雁的一声鸣叫想到给故乡寄书信,看到拉纤逆流而上的船只,不仅动了东游之念。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1)远天(2)。
刚入腊月,梅花未放,元旦瞬忽将至,就要取椒花颂岁,聊自娱于天涯旅次了。
明光(1)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2)。
为郎官起草于明光殿那是人所共羡的,但不知我这个病肺的检校员外郎何时才能回长安参加朝正大典而有幸起草。
小提示: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诗人寓居云安的感受。第一首诗写春意萌动而思念亲人,又羡慕为皇帝办事的机会而愁绪萦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5年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一日三首》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冬杜甫流寓云安时。黄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明年春晚,迁居夔州。”
由于在严武幕府时与少年同僚们的“分曹失异同”,以及自己“懒性从来水竹居”的爱好,杜甫终于在永泰元年初离开上峰兼老友的严武,归休草堂。又由于因此而产生的与严武的隔膜,他改变了在浣花溪长住的打算,于此年孟夏去成都,经嘉州、渝州、忠州,来到了云安,其时已是秋天了。不幸肺病发作,他“栖泊云安县”,“卧病一秋强”,秋冬二季都在旅寓所养病。忽然传来消息说:汉州刺史崔旰打败成都节度使郭英乂,致郭英乂为普州刺史韩澄戕杀。于是邛、泸、剑三州牙将各举兵讨呼,蜀中大乱。因此他计划下峡,“转作潇湘游”,以避祸乱,进而返回长安,以至于“归朝日簪笏”,“毫发裨社稷”就在这样的境遇中,杜甫于此年十二月一日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组脍炙人口的连章律诗。
相关诗词
-
二月八日二首·其二
龟策皆云二月佳,愁眉攒定几曾开。不如腐草成萤爝,绝似明珠隔蚌胎。啖月蟆何尝磔死,衔泥燕却已归来。清羸不敢深思索,信笔成章一散怀。
-
六月喜雨三首·其一
守臣两月祷山川,诏旨才颁便沛然。不是格天缘诏旨,忧民天子本如天。
-
十二月一日同陈明叔修绝江游古城白泉
快阁呼舟渡碧江,举篙惊破白鸥双。谩云择胜心如渴,不待穷幽意已降。试遣折梅巡野圃,少须酌茗坐僧窗。欲将韵语题今日,笔力输君九鼎扛。
-
十二月一日因出小憩快阁而归
昨宵已辨雪中灯,今日晴来聊记曾。病骨可堪风似刮,衰眸自喜句如冰。雁因就暖长为客,鱼为逃寒返坠罾。北去南来勿渠叹,身今淹泊岁还仍。
-
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萧条北窗下,长日谁与度。今年苦炎热,草木困薰煮。况我早衰人,幽居气如缕。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还复此微吟,往和糟床注。
-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二
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后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
七月六日二首·其一
月落暗虫啼不休,五更白露晓悠悠。西风是处将摇落,可但梧桐独报秋。
-
十九弟生日二首·其一
西堂旧作春池梦,南国今逢小满天。重四巧排黄阁印,百分宜泛紫金船。夜闻素月初生桂,晓看丹枝已属贤。万种春红都敛避,一庭槐日翠阴圆。
-
十六弟生日三首·其三
艾花开过天中节,桂树飞来月上弦。唤起西堂春草思,吟成小雅杖华篇。庭闱心事关儿子,场屋声名有岁年。好把文章收富贵,却将功行作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