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赤石进帆海
〔南北朝〕
首夏犹清和(1),芳草亦未歇(2)。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宿(1)淹晨暮(2),阴霞(3)屡兴没(4)。
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阴云和彩霞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
周览(1)倦瀛壖,况乃(3)陵(4)穷发。
遍观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何况是漂游游览。
川后(1)时安流,天吴(2)静不发(3)。
波神使河流安静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涛。
扬帆(1)采石华(3),挂席(2)拾海月(4)。
张帆行舟去采石华,扬帆起航去捡海月。
溟涨(1)无端倪(2),虚舟(3)有超越(4)。
大海无边无际,没有载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仲连轻齐组(1),子牟眷魏阙(2)。
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
矜名(1)道不足(2),适己(3)物可忽(4)。
崇尚功是有愧于道的,适己所安,物欲是可以摆脱的。
请附(1)任公言(2),终然谢天伐(3)。
将听从任公之言,弃功名利禄以全吾生。
小提示: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赤石进帆海》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倦游赤石,进而起帆海之想。中间六句为第二层次,正写帆海情状与心态变化。最后六句为第三层次,即游生想,结出顺天适己,安养天年之旨。这首诗语言中充实而溢于外,风华流丽而不伤于巧,情、景、理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山水诗佳作。
- 作品出处谢康乐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423年
创作背景
南亭之游后,谢灵运开始了他在永嘉境内的探奇搜胜。一方面山水并不能真正抚平他心中的幽愤;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使他获得宣泄而趋于暂时的平衡。景平元年(423)初夏,作者由山入海,即景思昔,为表达自己全身保真的意愿,创作了《游赤石进帆海》这首诗。
相关诗词
-
游虞山记
...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
-
送周司业祭扫还临海二首·其一
客梦惊霜露,乡程入渺冥。地连霞峤赤,天接海门青。涧藻充新鼎,碑苔蚀旧铭。秋墟满狐兔,何处筑思亭。
-
寄孟进士
依旧池边草色芳,故人何处忆山阳。书回科斗江帆暮,曲罢驺虞海树苍。吟望晓烟思桂渚,醉依残月梦馀杭。别来南国知谁在,空对襜褕一断肠。
-
海昌从中散兄游硖石东西山及赞山而别兄独游黄湾诸山寺宠寄三诗因追述前游却寄
...,福壤眼独识。上方子亭高,俯睨众山脊。空蒙云海宽,想像人境隔。夜投涵虚阁,万籁森已寂。软脚旋呼尊,亦复两颧赤。黎明登西山,岌嶪动人魄。华榜揭灵池,审公存故迹。高堂坐白衣,巍巍妙智力。道傍两精舍,联步遍游陟。赞山特超峻,四双旧飞锡。绿猗环高竿,苍髯...
-
游赤松宫二首·其二
神仙遗旧宅,地迥绝纤尘。丹井云封古,青山雨洗新。桃香岩洞雨,芝老石田青。近日来游者,多非避俗人。
-
游赤松宫二首·其一
杖履策天风,桃源路万重。草藏羊化石,云护鹤巢松。药化留丹井,莲开老翠峰。初平与初起,吾亦愿相从。
-
奉同刘进士嗛游衡岳登祝融峰
丹凤飞来南斗旁,祝融灵迹在衡阳。海波浴日五峰曙,石洞栖云六月凉。虞舜南巡留瑞气,魏仙内鍊有神方。龙飞九五临宸极,将见朱陵降百祥。
-
癸丑上元游赤壁作
步屟临皋芳草生,断崖千尺夕阳横。赋成《赤壁》人如梦,江到黄州夜有声。雪后归鸿频代谢,渚边孤鹤自哀鸣。烟波极目凭阑客,载酒还应酹月明。
-
宿灵石方丈
偶因尘隙游灵石,不觉夷犹到夜深。坐对半窗山月影,参成一片白云心。寒螀着露更相调,老叶无风也自吟。分得僧床伴僧梦,梦阑诗料满山林。
-
定海
一夜南风便叶舟,天教偿我定川游。两崖踞海潮吞脚,万石封堤水掉头。家家活计鱼虾市,处处欢声鼓笛楼。不用丹青状风景,逢人且说小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