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燕子楼中
〔宋〕
燕子楼(1)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2)。肌玉暗消衣带缓(3),泪珠斜透花钿(4)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燕子楼中,又煎熬过去了几度春秋岁月。怀念青春美好时光,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都已梦幻般飘逝。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最无缘无故的是,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灭。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1),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2)。
曲池合拢,高台倾毁,人问万事,哪能一一诉说。面对着南阳阡墓,襟袖上洒满了泪血。人情世态,就像变化无常的风雨;我矢志不移,本来就是一轮不变的明月。可笑乐昌公主,曾有过那么一段美好风流的时光。最终不免铜镜残缺。
小提示: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满江红·燕子楼中》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囚居金陵时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以燕子楼暗指自己被囚于燕京的岁月,以“乘鸾仙阙”比喻年轻时中状元、仕途一帆风顺的美好景象,但突然遭遇牢狱生涯、国破家亡,于是肌玉暗消,以泪洗面。下片在和缓的语气中,塑造了美人向旧主墓阡倾泻血泪的意象,表达出国家虽然覆灭,但自己依然矢志不渝的精神。该作品一改词人的豪放文风,以香草美人寄托国家大事,风格婉约清丽。
- 作品出处文山先生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满江红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祥兴二年(1279年),文天祥被俘后的第二年,他押解赴元大都(今北京市)途中经夷山,见到王清惠所写的《满江红》词,因为王清惠与文天祥的经历很相似,文天祥深为感动。但他认为王清惠词的末句“问姐娥,于我肯相容,同圆缺”,态度不坚决,有企图自身幸免而能苟安之意。因此,文天祥遂用王清惠的口气,用王词的原韵,代她写了一首《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文天祥在写了《满江红·代王夫人作》之后,余意未尽,大约在一两年之后,又按王清惠词的原韵,和作了一首《满江红·燕子楼中》。
相关诗词
-
满江红·燕九风光
...窍黑烟飞,随风散。男和女,淫瞋案。生与死,颠倒见。本没有众生,菩提彼岸。大雨淋头诸相坏,泥胎化土原坑满。只空花、起灭向空中,君休恋。
-
满江红·黄鹤楼用梅村词韵
独倚危阑,听不了、江声千尺。想旧日、白云黄鹤,仙人吹笛。隐隐云中沙鸟落,茫茫天外风帆直。问留题、谁复继崔诗,无人识。弹指事,成陈迹。回首处,愁羁客。俯晴川芳草,西风萧瑟。赤壁争雄今在否...
-
满江红·戊子六月六日三十初度
岁月骎骎,笑三十、男儿如此。也只羡、天边黄鹄,人中青兕。万里游踪今似昨,千秋公议非耶是。叹读书、学剑两无成,真堪耻。行不得,胸怀事。寿百岁,徒然耳。剩几杯美酒,数行清泪。...
-
满江红·秋入楼台
秋入楼台,带一抹、夕阳天畔。君不记、江头寻醉,紫貂能换。旧约已随人老大,新妆又扰肠回断。数名流、赤柱比香山,平分半。词点铁,双...
-
满江红·楚黄署中闻警
仆本恨人,那禁得、悲哉秋气。恰又是、将归送别,登山临水。一派角声烟霭外,数行雁字波光里。试凭高、觅取旧妆楼,谁同倚。乡梦远,书迢递。人半载,辞家矣。叹吴头楚尾,倏然孤寄。江上空怜商女曲,闺中漫洒神州泪。算缟綦,何必让男儿,天应忌。
-
满江红·南归道中
...起灭几雄豪,成今古。沙路尽,辞淮浦。人语杂,兼吴楚。看马头晴翠,隔江烟树。夜静潮声沉铁锁,云开山色环金柱。吊英灵、杯酒洒中流,鱼龙舞。
-
青楼曲·其四
燕子楼中午漏迟,荼蘼花影上帘时。含娇自起开妆阁,学取西山画黛眉。
-
十楼怀古·其三·燕子楼
...姬,姿容冠世兼能诗。明珠买得侍尊俎,击毬张宴常相随。曲房邃阁欢未足,岂料清歌成恸哭。从兹但咏柏舟诗,不唱秋娘金缕曲。十载楼中只独眠,霜晨月夜泪㳙㳙。却嗟老大浔阳妇,忍抱琵琶过别船。
-
满江红·兖州道中怀洪茂公昉思
黯淡平原,搔首处、顿惊客眼。秋阴里、几行榆柳,倒垂沙岸。歇马亭荒征骑少,新嘉驿冷人烟断。夕阳中、隐隐见荒城,哀笳乱。东山上,浮云散。泗水际,飞鸿唤。但寒萝蔓草,兔狐相伴。黄土埋残帝子骨,西风吹裂行人面。想洪生、兄弟...
-
满江红·镇江驿中
楼上春寒,倚危祢、杏花消瘦。重门外、檐铃四响,落梅风骤。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早纱窗、虚处月痕斜,三更后。眠未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