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宋〕
雁边风讯小,飞琼(3)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4)。净洗浮空(5)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6)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从天边随风隐隐约约传来远去的雁声,月亮还不知在什么地方,青天碧云却已渐渐转入昏暗。中秋的夜晚已有凉意和寒露,如果伊人伏在栏干上等待月出,她洁白得似白玉般的藕臂,恐怕会被栏干上沁出的露珠冰得冷颤颤的。圆月终于从东方升了上来,顿时天空中明亮如昼。浮云似洗,如片片白玉般镶于月边。明亮的月光胜过了地上的灯光,两相掩映在花丛之中,分不清哪是花影,哪是月影,哪是灯影。中秋节天上的月亮最圆满,但人世间的八月十五只是秋天的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1),甚此夕偏饶,对(2)歌临怨。万里(3)婵娟(4),几许雾屏云幔。孤兔(5)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6)梦回人远。
每月月半我们都能见到这个圆圆的满月,为什么世人都说今天中秋晚上的月亮显得更为圆满呢?本来天上月儿圆,世间人团圆都是大喜事,而如今我却是远离伊人,羁旅瓜泾,寂寞对圆月,更增添了许多烦恼,我对月悲歌,临风泄怨,渲泄着心中的离愁别恨。普照人世的圆月呀,不知您在天上将会被多少云雾遮隔?我独赏明月不觉迷糊睡去。当晓风起时,才从梦中醒了过来,擦拭着因梦而流泪的双眼,抬头望去,银河已经西斜,孤零零的圆月却仍旧清光泻地照耀一切。
小提示: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中秋节美丽的夜景,创设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回忆离去的爱人,抒写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结构严谨,语言精妙。
- 作品别称玉漏迟·夷则商瓜泾度中秋夕赋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玉漏迟
- 创作年代1243年8月15日
创作背景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此词是吴文英在中秋月夜为忆念苏姬而作,亦见于《铁网珊瑚》。依郑文焯说,此词作于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
相关诗词
-
关中秋夕
簟湿秋庭岳在烟,露光明滑竹苍然。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
后中秋夕同渊清叟宗无传登觉无象宿蟾小阁
练挂河源夜欲流,略无云物碍双眸。有时长恨菱花破,今夕何须玉斧修。五载重逢馀闰岁,百年几见两中秋。更舒望海亭东啸,细把穷乡令节酬。
-
玉漏迟·杏香飘禁苑
杏香飘禁苑,须知自昔,皇都春早。燕子来时,绣陌渐熏芳草。蕙圃夭桃过雨,弄碎影、红筛清沼。深院悄。绿杨巷陌,莺声争巧。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数曲阑干,故国漫劳登眺。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锁、一竿斜照。归路杳。东风泪零多少。
-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
月华秋色雨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有神。坐客何须辞醉倒,相君应不惜车茵。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其二
借得渔乡住,蟾光忽满轮。金波随短棹,银汉有通津。几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诗人。
-
中秋有赋
望舒与日元非敌,震受阳光巽成魄。六十四象不言月,三百五篇讥月出。古道贵阳不贵阴,宾礼卜昼不卜夕。世间赏玩起何年,误却千年醉狂客。不知客有肺肠无,更把荒诬作真实。我因时序尝作诗,洗尽兔窟蟾宫迷。今年新作东楼成,胡为尚...
-
秋夕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乃学。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为才未离群,有玉犹在璞。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
山中秋夕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
秋夕书怀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