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咏
〔清〕
溪水(2)溪花一样春,东施(3)偏让(4)入宫人(5)。
一样住在溪边,一样欣赏春花。一样是豆蔻年华的东施女,却徒让徐西施占尽了风光。
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1)当年是效颦(2)。
东施未必不娇嫩不美丽,错就错无病呻吟,学人病态,弄得贻笑大方了。
小提示:金和《西施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西施咏》是清代诗人金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说在同一村子里溪水流淌、溪花盛开,但生长在同一村子里的东施与西施差距甚远;后两句说东施最大的错误是事事模仿西施,反而令自己更加丑陋了。诗人在这里借咏西施批评当时诗坛上东施效颦式地一味摹拟的风气,缺乏创造精神。此诗借典论理,用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批评诗坛上复古摹拟的诗风,笔调轻松洒脱,寓锋芒于叙议之中,似褒似贬,似赞似讽,富有幽默感。
- 作品出处秋蟪吟馆诗钞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真]韵
- 创作年代晚清
创作背景
《西施咏》此诗是作者借东施效颦的典故表达诗学见解而作。清朝中期,由于沈德潜等人的诗论主张,迎合了当时盛炽的考据学风,引导文人钻入考据之中、故纸堆中,把诗歌创作当作堆垛学问的工具,使诗歌创作远离现实,丧失了文学独创性的特色。以致于在清朝晚期的诗坛上更是一味复古摹拟的风气。金和深感于此,因此他借咏西施提出批评,鼓励人们求真求实求自己的风格,独创新路,不要学东施效颦。
相关诗词
-
咏西施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
咏白莲·其一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
咏西施
素面已云妖,更着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
杂咏
天下非常事,可一不可再。仿之善已差,不善翻致败。如彼西施颦,效益增丑态。真宗封刘氏,所累君德大。李沆焚手诏,不计已利害。臣沆为不可,老臣实忠爱。意直词则婉,君子其言蔼。神宗敕吏...
-
咏美人看画诗
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
-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其四
藐姑原祇住瑶池,一见须教物不疵。惟有风流王介甫,超然将尔当西施。
-
广王维西施咏
多少蛾眉去,吴宫颦未伸。不知尝胆辈,可念捧心人。
-
续梅花百咏·其五·溪梅
谁识清标傍水滨,一枝映出两枝春。天生美质颜如玉,不向西施窃效颦。
-
点绛唇·咏西施舌
梦雨丝风,溪头网得娇如雪。金璚玉屑。肯使轻磨灭。想是吴宫,曩日曾饶舌。空凄切。江湖贬绝。莫向人间说。
-
咏水仙花诗之ㄧ
玉质黄冠斗丽华,风尘寄迹便成家。曾随俗女鸣晨佩,忽逐西施醉晚霞。君子有心仍乐水,仙人无事久怀沙。怜渠故作含羞态,七历星霜始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