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斗帐高眠

张孝祥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斗帐(2)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3),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安卧斗帐中,寒夜寂静,不料一阵萧疏带凉的雨意,进了窗户,从梦中惊醒。住处地近城南,此刻听得城楼上更鼓敲了三响,已是三更天了。室内夜漏滴答、滴答,有节奏地连成一支水滴之声。窗外雨点潇潇阵阵,从杨柳叶尖上滴响,在芭樵叶片上溅响,奏成一场雨滴的交响乐。无情的雨滴,一个劲儿地滴,也不管要滴穿这一双愁人的耳,要滴破这一颗思乡的心。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雨丝真细,若有若无,飘飞在空中,如缕缕游丝。雨丝有时也加大而形成雨点,洒在植物叶上汇聚起来,又如颗颗真珠。叶子承受不了而珠落,滴答一响,碎了。雨珠的聚而复散,与人生的悲欢离合,是多么相似呵!刚才一晌好梦,就让雨声绘打破了。梦一醒,不由人不羡慕那些雨夜双栖的伉俪。此时此刻,让我的精神飞过无边的雨丝,与千里之外的人相会吧!

小提示:张孝祥《满江红·斗帐高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满江红·斗帐高眠》是宋代词人写的一首咏雨词,《类编草堂诗余》作无名氏词,《词综》作张孝祥词。上片写雨滴声造境;下片书写雨滴引起的更多联想与感伤。通过雨滴声,联想到雨滴柳叶、雨打芭蕉的情景。词把雨滴声贯穿全篇,巧妙地沟通各种联想,从雨丝的若有若无联想到梦思的飘忽断续,从水珠的聚散想到人生的离合,别出心裁地联想出相似的人生感受。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第一。曾任中书舍人、显谟阁直学士,又任建康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知荆南兼湖北路安抚使,治有政绩,遭罢。乾道三年(1167)起知潭州(今长沙),后致仕归芜湖,卒葬建康。他的词作既有深厚的爱国思想内容,又有写景抒情、挥洒自如的作品。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境界阔大。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