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陵上柏
〔两汉〕
青青(1)陵(2)上柏(3),磊磊(4)涧中石。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1)天地间,忽(2)如远行客(3)。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斗酒(1)相娱乐,聊厚不为薄(2)。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驱车策驽马(1),游戏宛(2)与洛(3)。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中何郁郁(1),冠带(2)自相索(3)。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长衢(1)罗夹巷(2),王侯多第(3)宅。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两宫(1)遥相望,双阙(2)百馀尺。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极宴(1)娱心意,戚戚(2)何所迫(3)?
虽已在宴会中尽情欢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小提示:《青青陵上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青青陵上柏》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这个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们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并非属于他的世界,写出了个人不平之感和不满现实的心情。全诗在艺术上,注重铺陈,提高形象性;运用对比,增强抒情性;用反问句,增强意蕴性。
- 作品别称古诗十九首·其三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 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提出其作者为东汉无名氏,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最为流行的主流观点。从《青青陵上柏》描写的内容来看,其作者应当是东汉末年无名氏,应是一位出身社会中层的士人。他游历京城时创作此诗,记录了东汉末年社会危局及士人心态。其创作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相关诗词
-
过乾陵
...朝贡时。一抔土未乾,衮服易袆衣。好还虽天道,剪伐尽本支。凄凉庐陵谪,慷慨黄台辞。赖有狄相国,取日洗咸池。母后盗国鼎,吕氏非薄姬。中睿乃其子,天幸亦其宜。骊山三日火,见笑牧羊儿。如何陵上柏,独有神护持。千秋百岁后,魂魄复来兹。故山草木赭,应悔复辟迟。...
-
独青亭
霜落水痕风落木,翠盖倚天惟汝独。是谁手种百年馀,荫此空庭一株足。岁寒不但色青青,上有垂丝下茯苓。松根老僧应取此,制人颓龄起人死。
-
溪上吟
...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青青陵陂麦,妍暖亦已花。长烟淡平川,轻风不为波。无人按律吕,好鸟自和歌。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本自无廊庙,正尔乐涧阿。念昔扬...
-
青青涧上松送致远入官
青青涧上松,郁郁涧底柏。松森上曾云,柏局抱幽石。偃植虽不同,臭味乃相得。千霜与百雪,偶立众芳侧。众芳岂不好,岁晏扫无迹。广厦罩群木,万牛挽山泽。松材可世用,攀援入王国。草木岂有情,亦复念离析。君看此翠柏,错莫无颜色。孤阴愁月夜,独籁怨风夕。苍官何当归,相望...
-
南京妙峰亭
...报投一何富,玉桉金刀错。新榜揭中楹,千载见远托。朅来访陈迹,物色属摇落。人烟隔凫雁,田畴带城郭。红蕖陨风漪,砂砾卷飞箨。青青陵上姿,独汝森自若。人生如博奕,得丧难前约。金锤初控颐,已复东方作。大明升中天,龙鸾入阶阁。深惩渔夺弊,法令一刊削。斯民如解...
-
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青青原上草,初生殆毫芒。迩来没蓬蒿,似有三尺强。春晖主发生,万物资馀光。迟迟虽不暴,萋萋自能长。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予尝优劣...
-
入关马上作·其五
青青原上麦,乌鸢自相逐。我行苦朝饥,蔼然饱春绿。望云陟高丘,采芳下西麓。念我堂前圃,白华有余馥。愧彼循陔诗,徙倚回车毂。
-
和卢子仪寄怀卢肃政上巴陵王侯
人生有知遇,永怀不可忘。俯视万丈渊,仰睇千仞冈。青山何其高,江水空自长。忽忆石潨叟,别我半载强。昨者从湘中,岁晏归朔方。孤舟渡淮水,遗歌满沧浪。迢迢天际云,青青陌上桑。
-
诗·苍苍陵上柏
苍苍陵上柏,参差列成行。童童安石榴,列生神道傍。
-
资福院古柏用少陵古柏行韵
双林不合生古柏,交柯横扫经台石。伊谁手植自何年,拔险亭亭势千尺。地偏在昔失流传,物色人今争叹惜。再误田家父老谈,几憎僧腊头颅白。昨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