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五首·其三
〔唐〕
嘉瓜(1)引(2)蔓(3)长,碧玉(4)冰(5)寒浆(6)。
好瓜延伸瓜蔓,瓜皮的颜色如同碧玉,似乎冻结了瓜的汁水。
东陵(1)虽五色,不忍值(2)牙香(3)。
东诸侯即使瓜色多而且五色俱全,只把碧玉当成小菜一碟,我却不忍心把碧玉瓜给他当牙香品尝。
小提示:李商隐《柳枝五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柳枝五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从表面上来看,并未涉及人的爱情,而是通篇选取动植物的意象,如“花房”“蜜脾”“丁香”“嘉瓜”“柳枝”“莲叶”“鸳鸯”等,实际上,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一组喻象性符号构成的喻象性序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五首诗构成了一个整体,描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二人相爱却不能再一起的无奈,爱人被恶势力抢去的愤愤不平,对不被人珍惜的爱人的怜惜,爱人所嫁非人自己也跟着痛苦,自己与爱人都形单影只却又不能再一起的悲怆。全诗借用自然界的景象,寄寓了对于爱情、家庭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悟,语言简单古朴,通篇比兴, 情感含蓄深挚。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835年
创作背景
李商隐大约在二十三、四岁(唐文宗大和九年或开成元年)时,在洛阳遇见了一位年方十七岁的商人女儿柳枝。她活泼天真,纯情任性,对音乐与诗歌有特殊的爱好与敏悟,能够吹奏弹唱出 “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当诗人的堂兄让山在她面前吟诵商隐最为哀感幽艳的爱情诗《燕台四首》时,她竟激动地问道:“谁人有此?谁人为是?”也许正是对于艺术的共同爱好,成为沟通这对青年男女心灵的主要因素。在惊采绝艳的《燕台诗》感染下,柳枝大胆主动地托让山传递了少女纯真爱慕之情的信息,约诗人三天后在水边相会。不巧李商隐一位约好同去长安的朋友拿着诗人的行李先走了,致使诗人未能如约与柳枝相会。不久,柳枝就被一位东边的方镇强娶去了,造成了商隐终生的憾事。《柳枝五首》正是这一爱情悲剧的心灵伤创的记录。
相关诗词
-
尹喜哀叹五首·其三
昔往学道时,登岳历高冈。动见百丈谷,赫赤道里长。有无极神气,何以到西方。元以度赤谷,垂泪数千行。自念宿罪重,五内心摧伤。
-
五郊乐歌五首·其三·黄帝高明乐
居中匝五运,乘衡毕四时。含养滋群物,协德固皇基。啴缓契王风,持载符君德。良辰动灵驾,承祀昌邦国。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三
郁郁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
-
行路难五首·其三
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君不见东郊道。荒凉芜没起寒烟。尽是昔日帝王处。歌姬舞女达天曙。今日翩妍少年子。不知华盛落前去。吐心吐气许他人。今旦回惑生犹豫。山中桂树自有枝。心中方寸自相知。何言岁月忽若驰。君之情意与我离。还君玳瑁金雀钗。不忍见此使心危。
-
十喻诗五首·其三·灵空诗
物情异所异,世心同所同。状如薪遇火,亦似草行风。迷惑三界里,颠倒六趣中。五爱性洞远,十相法灵冲。皆从妄所妄,无非空对空。
-
洛阳道五首·其三
建都开洛汭,中地乃城阳。纵横肆八达,左右辟康妆。铜沟飞柳絮,金谷落花光。忘情伊水侧,税驾河桥傍。
-
咏古五首·其三
鼓枻出大江,回首枞阳渡。中有汉帝台,言是射蛟处。日夕天风吹,青条变枯树。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忆昔翠华游,帆樯隔云雾。中流造新歌,清音...
-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五首·其三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
老夫五首·其三
老夫避兵三江口,江中夜夜蛟龙吼。砉然一声脑欲裂,千尺长堤忽如走。须臾海门风雨来,江水震荡如奔雷。同行百船半沉溺,无力救之空叹息。
-
从军行五首·其三
五垒神兵下玉门,倒倾西海蹴昆崙。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