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 谢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灞涘望长安河阳京县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霞散成澄江静如练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情知望乡,谁能不变!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小提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