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
灞涘望长安(1),河阳(2)视京县(3)。
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京城。
白日丽(1)飞甍(2),参差(3)皆可见。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馀(1)霞散成绮(2),澄江(3)静如练(4)。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鸟覆春洲(1),杂英满芳甸(2)。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去矣方(1)滞淫(2),怀(3)哉罢欢宴。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佳期(1)怅(2)何许,泪下如流霰(3)。
想到何日才能回到家乡,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流下雪珠般的眼泪。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1)不变!
凡是有情之人无不望乡而悲痛,谁能够不为此而白了头发呢!
小提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 作品出处谢宣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齐
创作背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相关诗词
-
登惠山椒望太湖
新晴宜纵览,薄暮勇跻攀。湖迥浮馀地,云垂接断山。征帆殊不动,落日势将还。拟放扁舟去,人今且未閒。
-
晚登薇山
天为看山特放晴,筇枝入手万缘轻。频招野鹿为俦侣,只许闲云管送迎。一坞夕阳开暝色,四山落叶聚秋声。疏钟几杵催归急,月自东峰缺处生。
-
晚登东楼怀子京镇阳二首·其二
周界西穷陕,常山北尽边。关河相望日,容鬓各衰年。蓬乱将风野,禽稀欲雪天。治戎如有暇,莫惜赋归田。
-
秋晚登君山
十年两醉君山酒,山下民风似昔年。青帕茜裙耰麦女,银鲈紫蟹入村船。霜焦叶破犹藏寺,江浦沙高未作田。病骨登临尚强健,风吹孤?落秋烟。
-
亲友道余至京口拟登金山饯别值雨不果
云将孤岛翳,雨阻一江分。竟日岚犹湿,终宵汐迸闻。游心飞浩渺,望眼入氤氲。莫恨登临晚,晴时是别君。
-
晚登锡山次陈逊其韵
秋高风力劲,乘醉上山巅。塔影沉幽涧,松声落惠泉。白头僧面壁,黄叶树参天。客散喧归鸟,层城起暮烟。
-
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同登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
地布黄金玉作岑,西来三祖古禅林。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涧水供筵经雪净,竹房清梵出烟深。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
-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
清朝鹓鹭日相陪,却伴空山独鹤回。三月春风辞绛阙,百年姓字在丹台。天空霓节云间下,日落星槎海上来。闻道蓬莱又清浅,三山东望好浮杯。
-
晚登横州城望
落叶声中日又残,荒城清夜此凭栏。九秋星斗盘空大,万壑风涛卷地寒。了了乡音知雁户,濛濛山色是珠官。卢敖漫自贪奇胜,未觉人间八极宽。
-
三江口望京阙
凋年赴陵邑,稚景怀京阙。引领鳷鹊观,言旋桃李月。绿芜满芳甸,青山丽佳节。沙气已含春,柳意方辞雪。征夫方迩止,同心仍阻绝。逃空庶无遗,赏胜聊自悦。吾其和天倪,将从庄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