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宋〕
周礼(1)恤(2)凶荒(3),轺车(4)出四方(5)。
按《周礼》所制定的礼制,朝廷应该怜惜大荒之年的百姓,应该派遣官家的轺车奔赴四方。
土龙(1)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救济然后建造土龙泥塑,清晨摆上祭祀用品祭告求雨,田里燃起火把,晚上一起忙着驱赶蝗虫。
木落孤村迥(1),原高百草黄。
这样的灾荒之年,树叶落尽,远处是孤寂的村庄,一望无际的原野,到处百草枯黄。
乱鸦鸣古堞(1),寒雀聚空仓。
古城楼墙上,乌鴉纷纷鸣噪乱飞,寒风里饥饿的鸟雀,渴望能找到点粮食,纷纷围聚到空空的谷仓旁。
桑野人行馌(1),鱼陂(2)鸟下梁。
桑树下、野地里,农夫忙着送饭下田,鱼池早已干涸,堤堰上只有鸟雀来回飞翔。
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
傍晚的炊烟随月亮的升起弥散在茅屋上方,初升的太阳消融了枣林的白霜。
墐户(1)催(2)寒候,丛祠(3)祷(4)岁穰(5)。
严寒驱迫而来,赶忙用泥土堵住窗户,为了祈祷年年岁岁双丰收,人们都奔向丛林中的荒祠祈祷烧香。
不妨行览物,山水正苍茫。
大家不妨到处走走看看,此刻的山山水水,正一派苍凉迷茫。
小提示:欧阳修《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主要描写了当年灾荒造成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及当地百姓祈雨驱蝗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无限关怀与怜悯之情。全诗以叙述的口吻,将自己在灾区所见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及百姓祈雨驱蝗的情形娓娓道来,情境苍凉凄切,感情真挚。
- 作品出处集古录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夏秋之间,洛阳地区发生旱蝗灾害,欧阳修奉命视察河南府属县,《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此诗写于巡视途中。
相关诗词
-
多丽·为友生书所见
...归鸿度影,东风摇荡情怀。不多时、见他行过,霎儿后、依旧回来。银铤双鬟,玉丝头导,一尖生色合欢鞋。麝香粉、绣茸衫子,窄窄可身裁。偶回头、笑涡透脸,蝉影笼钗。忆疏狂、随车信马,那知沦落天涯。豆蔻初、可怜春早,菖蒲晚、难见花开。红叶波深,彩楼天远,浪凭...
-
过无锡书所见
...野。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哭声悲,涕与泪交泻。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
-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其六
沙岸崩时惟见石,江流曲处却逢山。荒林野屋元星散,古路行人自往还。
-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其二
石潭秋水漾清萍,两岸青山夹去津。钩箭缠丝挟长弩,柳阴时见射鱼人。
-
药湖书所见·其二
败叶草荒馀箭眼,残兵衣秃见刀瘢。萧条香火枫林静,散漫人烟草阁寒。
-
书所见
虚庭风叶下,一日三四扫。驯鹊不惊人,双行啄秋草。
-
六州歌头·次马明初韵书所见
...。敢偕偕。何处风丝客,昧平昔,恣豗突,形迹异,天壤隔,剧相排。老眼浑如无见,云霄远,未便时乖。笑蛛蝥肆螫,自丧亦多哉。我出尘埃。浩无涯。有旁观者,同气类,公好恶,挺身来。行不义,宜自毙,坐虺颓。任奸回。万事如翻手,吾方此,外形骸。来汝鹤,吾有语...
-
石州慢·书所见寄子野公明
野色惊秋,随意散愁,踏碎黄叶。谁家篱院闲花,似语试妆娇怯。行行步影,未教背写腰肢,一搦犹立门前雪。依约镜中春,又无端轻别。痴绝。汉皋何处,解佩何人,底须情切。空引东邻,遗恨丁香空结。...
-
金字经·书所见
胜概三吴地,美人一梦云,花落黄昏空闭门。因,青鸾宝鉴分。天涯近,思君不见着。
-
水仙子·书所见
闲开翠牖近沧州,忽见蛾用出舵楼,来陪燕席翻红袖。舞春风宜佐酒,匆匆催去难留。解湘水烟中佩,驾浔阳江上舟,瘦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