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姪季明文稿
〔唐〕
维乾元元年(1),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2),三日壬申(3),第十三叔(4),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5)诸军事,蒲州(5)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6)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7)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
惟尔挺生(1),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2)。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3),爰(4)开土门(5)。土门(5)既开,凶威大蹙(6)。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7)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做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1)摧切(2),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小提示:颜真卿《祭姪季明文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 作品别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 文学体裁字帖
- 创作年代758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相关诗词
-
还十五弟文稿
文府高扃守鬼神,蔽亏那掩艳华春。屠门肯作朵颐过,龙颔轻攘照海珍。十袭莫论藏弆宠,双眸姑浣向来尘。从兹染指谙腴味,藜苋难甘诳腹贫。
-
任季明见和池上诗再用韵奉简且识予拳拳怀向之万分也
甘泉洗心清,好风吹面凉。循池步涟漪,澹然波不扬。怀君佳弟兄,元方与季方。正兹阻会集,恍若限渺茫。顾欲烦飞廉,为子飘羽觞。翔空浮河汉,上略参井光。因思从之去,手攀蟾窟香。结以飞霜佩,衣以袍赤霜。俯问夜何其,未及庭燎央。自笑乃默存,蘧蘧真坐忘。
-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其一
皂盖蚕丛去,青祗凤历颁。雪林猿叫峡,春院鸟啼山。文字传三楚,恩威化八蛮。政成明主召,九虎启天关。
-
处静轩为饶季明赋
太虚屏蒙翳,森然罗万象。澄渊能鉴物,妍媸如在掌。倏焉遘风云,对面成惝恍。灵台本熙熙,微妙复虚敞。明与日月同,量比天地广。情欲或来牵,居然蔽尘网。伊人事清修,飘飘脱羁鞅。恬淡百虑消,端居志潇爽。每怜牛山木,戕伐无时长。力探作圣功,处静以自养。怀哉太极翁,千载绝遗响。兹轩著嘉名,劳我重嗟赏。
-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其二·忆弟季明
池塘春草梦依依,明月清风半掩扉。今夜灯花何太喜,多应洱海有书归。
-
木公以惜抱文稿卷子属题为其师马通伯故物
我昔勘书官学曹,桐城一老同昏朝。澹怀万事不挂眼,心维口诵惟方姚。精诚所结好所聚,阅肆妙迹逢灵皋。朱书平点柳州集,辨析雅郑严秋毫。惜抱遗文旧所得,酒酣出示珍球刀。行草宕逸味隽永,题品妙称安吴包。座间凫翁最倾倒,书后博引何滔滔。春明燕饮事在眼,家居撞坏群儿跳。抱润先生亦宿草,长物散失寒烟飘。醰醰至味沁肺腑,坠欢隔世难重遭。斯文一脉有冥契,纵极天椓终难消。沉渊连璧复照眼,如水收覆魂相招。去年旧京觏袁子,摩挲柳集真久要。君复徵题姚手迹,拓本远致千琼瑶。桐城后劲两君属,弥天风雨闻嘐嘐。我落穷边岁月久,所思不见徒心劳。...
-
检外祖黎静圃安理府群文稿感成
八股行海内,于今五百祀。子弟为学问,富贵当券纸。是于古制作,未便克均峙。自有归唐兴,杨马不敢耻。下迄崇祯末,能辈递砻砥。小技诚未尊,大醇亦无几。元气入我朝,钟陵实巨指。韩张有天授,蓺圣忘排比。继起百年间,亦莫不深柢。后生贪巧捷,转贩竞相市。盗笛吹宫商,截朽饰丹紫。玉尺亦已亡,各以意憎喜。古云经大义,毋乃不若是。惟昔外王父,孝友发屯否。多能出少贱,此事特深至。出入对偶法,钩提古先髓。食时可百篇,占授懒自纪。平生多阅历,曾不挂唇齿。文亦杀锋棱,百鍊化绕指。老手林汲翁,见之叹无已。谓是有根本,更无巇可抵。禄位惜不...
-
送季明德应召赴阙二首·其二
相别无一语,相观情自閒。风云感壮士,江海散秋颜。道已干时禁,人须涉世艰。去乡莫草草,迟尔阳明山。
-
准儿初应邑试即夕寄阅文稿喜赋
试啼亦未久,喜汝早论文。索读三都赋,期餐五岳云。长空飞鸟绝,大海众流分。策骑途方远,毋为问冠军。
-
同郡盖子材寄示文稿作此简答
万金散尽一身轻,白首为儒掉臂行。郢里谁传春雪调,楚山应系薜萝情。自知未上于秦策,肯信归来感妇迎。却笑文章憎命达,十年犹在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