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两汉 刘向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伐燕,苏代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而啄其肉,合而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曰:‘今日不,明日不有死蚌!’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以大众,臣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惠王曰:“善。”乃止。

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小提示:刘向《鹬蚌相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刘向

刘向

西汉宗室大臣、文学家

刘向(前77—6年),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编订整理《战国策》。又编有《楚辞》,所作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唯《九叹》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