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叶梦得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霜降之后碧空寥廓,清朗而宁静。在西风的催促下,寒冬将至,秋事紧迫。西风中万木的萧瑟之声起初只是隐约可闻,可到了半夜时分,却吹得梧桐沙沙作响。我离筵起身登上高城,迎着西风,回头眺望,只见中原故土,满目凄凉,关河千里,尽皆沦丧。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借酒浇愁,与大家一醉方休。密集的鼓声喧闹起来,清晨时分,演武场上飞骑来往奔驰,张弓竞射。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我年岁已老,到了垂暮之年,只能眼看着坐上宾客为习射的好成绩而争相夸美。不由得问起了自己:你平生的豪壮气概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当年的走马竞武又是在为谁争雄呢?怎比得上席间勇武之士岳德,他挥手之间,箭弦声骤响,远处天空中那对飞翔着的大雁应声而落。回头望向昔日魏尚、李广屡立战功的云中郡,如今已沦为敌境,我真为自己的衰老而感到无比的惭愧啊!

小提示:叶梦得《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是宋代词人叶梦得于绍兴八年(1138年)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写了霜降时节的凄清秋色;下阕写习武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对自己年老体衰报国无力的悲慨之情。全词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又苍健。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兴八年(1138年)。当时,宋朝北方的大片国土都已为金国占领,南宋王朝只剩下了半壁河山,建康城成为扼江守险、支援北伐军的重镇。词人此时再度担任建康府知府,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叶梦得

叶梦得

宋代著名词人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住乌程(今属浙江)。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进士,宋徽宗时官翰林学士。南渡后,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营留守,积极参加抗金的斗争。晚年居吴兴卞山,以读书吟咏自乐。其词受苏轼影响,特别是晚年的词作,“能于简淡时出雄杰”,间有感怀国事之作。也能诗。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