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别
〔唐〕
四郊(1)未宁静,垂老(2)不得安。
四野的战争还没得到安平,我已经老了却得不到安宁。
子孙阵亡尽,焉用(1)身独完(2)!
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
投杖(1)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1)。
庆幸牙齿完好胃口还不减,悲伤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
男儿既介胄(1),长揖(2)别上官(3)。
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1)衣裳单。
听到老伴倒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
孰知(1)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1)。
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
土门(1)壁(2)甚坚,杏园(3)度亦难。
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
势异(1)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
人生有离合,岂择(1)衰盛端(2)!
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
忆昔少壮日,迟回(1)竟(2)长叹。
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1)。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
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1)!
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
弃绝蓬室(1)居,塌然(2)摧肺肝(3)。
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小提示:杜甫《垂老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垂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此诗通过描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悲戚场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统治者的残酷,而且也忠实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全诗叙事抒情,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析精微,准确传神地表现特定时代的生活真实,同时在艺术结构上,既严谨整饬,又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垂老别》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因昏庸的唐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唐军遂在邺城大败。为了扭转危局,急需补充兵力,于是在洛阳以西、潼关以东一带强行抓丁,连老汉、老妇也被迫服役。此诗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三月五日晟别东归
客中离别苦,忍泪嘱言辞。背面南行处,临衢目送之。心随江水去,人与片云驰。归坐茅茨底,凄然老涕垂。
-
重别行送李川甫还沔南兼讯李献吉
...苦,抱哺黔黎一万户。近闻四岳举循良,须知黄霸先台辅。楼船吹篴汉江流,乘月经过黄鹤楼。往时崔颢题诗处,复见新句淩高秋。嗟予垂老气凋朽,天台峥嵘亦何有。寂寞桃花何处吟,纵横豺虎空奔走。送君将归旧思翻,怅望南云回白首。倘过夷门见李白,问渠诗兴春多否。
-
别家
垂老难为客,年荒易别家。春风三月暮,江路六千赊。语久泪痕渍,杯深竹影斜。病妻兼弱女,何以慰天涯。
-
歌者陈邵两生别余二十馀载忽与遇长安邸中一曲辞去
廿载桃花瀫水头,腰肢垂老尚风流。相逢一笑番成别,月落参横下酒楼。
-
别情二首·其一
梦里相携梦后非,别情垂老更依依。离魂好似三秋雁,夜向天涯一度飞。
-
岁暮留别
五十明朝过,何从托此身。不堪垂老日,翻作负羁臣。四海无知己,长涂惟见君。明朝分别处,草木为谁春。
-
次祝大参别韵
穷乡一日几阴晴,岚气何妨暂湿缨。迎客好山如揖让,向人幽鸟自和鸣。梦悬魏阙无时忘,心似湘江彻底清。垂老相逢俄又别,祖筵瞻望不胜情。
-
东郭草堂话别次白岩南坞燕泉惕庵联句韵·其三
山衣野屐四朝臣,老窃班行荷缙绅。午谷逃虚东海上,卯桥访旧大江滨。岁深老树垂斑瘿,风细平湖积素鳞。归去吏书无却事,偃松高桂识吾真。
-
敬和荫乔老砚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即步原韵
云雷取象卦占屯,一扫烽烟龙塞春。万姓疮痍皆已补,三边父老自相亲。功侔韩范名垂久,道溯孔颜乐有真。民到于今犹恋恋,寄书千里泪含巾。
-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主人门,谁谓俄顷胶在漆。万事尽付形骸外,百年未见欢娱毕。神倾意豁真佳士,久客多忧今愈疾。高视乾坤又可愁,一躯交态同悠悠。垂老遇君未恨晚,似君须向古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