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寄陈谠言
〔唐〕
岩间寒事(2)早,众山木已黄。
山中冬天来得早,众山草木已枯黄。
北风何萧萧,兹(1)夕露为霜。
北风萧萧,今夜寒露已经凝结成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心中感慨,夜不能寐,半夜里仍觉心情激动。
黄虫初悲鸣,玄鸟(1)去我梁。
草虫开始悲鸣,燕子也离开了我的房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独睡时很快就到了深夜,如同离群之鸟更觉悲伤。
思君若不及(1),鸿雁今南翔(2)。
思念你,为不能相见而悲苦,鸿雁如今飞往了南边。
小提示: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山寄陈谠言》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饱含思念之情的秋日寄友诗。开篇描绘秋景,岩间秋意早早降临,群山树木已然泛黄,北风呼啸,当夜露凝成霜,渲染出萧瑟凄清的氛围。诗人触景生情,感激难眠,夜半慷慨长叹。黄虫悲鸣、玄鸟离梁,更添孤寂。独卧难捱长夜,离群之情愈发感伤。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恰似此时南飞的鸿雁,急切地想要将这份深情传递。全诗借秋景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而深沉,字里行间尽显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与别后的孤寂落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文学韵律押阳韵
- 创作年代726年
相关诗词
-
秋浦寄内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瑩上人从弟幼成令问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凤驾忆王子,虎溪怀远公。桂枝坐萧瑟,棣华不复同。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穷。
-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高唐寒浪减,仿佛识昭丘。
-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
公来第四秋,乐国号无愁。军士游书肆,商人占酒楼。熊罴交黑槊,宾客满青油。今日文章主,梁王不姓刘。
-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
秋霁寄远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秋郊作
清露澄境远,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净,萧条形迹疏。登原忻时稼,采菊行故墟。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