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
〔宋〕
路转山腰足未移(1),水清石瘦便能奇(2)。
道路转过半山腰脚步还没移,已看见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丽。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
黑黍黄粱(1)初熟后(2),朱柑绿橘(3)半甜时。
果园中半甜的是红橙绿桔,田野里初熟了黑米黄米。
人生此乐须天赋(1),莫遣儿曹(2)取池知。
人生这种陶情山水的愉悦须老天赐与,可别让儿辈知觉减损了乐趣。
小提示: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二首诗纪游。诗中描绘了西菩提寺内外、前后、上下的自然景观,水清石瘦、白云明月,不一而足。诗中又点出时当秋令,田野中黑黍黄粱、朱柑绿桔,果实累累,色彩斑斓。尾联总束登临游观之乐,且暗寓政治失意之慨。两首诗写景如画,对仗工整,语言流于滑熟。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这组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时诗人年三十九。是年苏轼因察看蝗灾,过於潜,八月二十七日与毛、方二人同游西菩提寺,作此二诗。
相关诗词
-
游华严寺二首·其二
行李萧萧石径斜,远游襄楚过章华。多才岂料长安守,直道翻乘汉水槎。白帝夜猿仍月树,黄陵秋雁且霜笳。知君万里怀乡处,背坐秋风指菊花。
-
八月二十日游千佛寺二首·其二
晚秋何似暮春登,复嶂回峦翠且层。岩菊有霜行可采,寺门无雨坐堪凭。情知幻境谁非客,恍记前身我是僧。閒上法台翻贝叶,天花不见土花凝。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十一·玉泉亭
爱此寒泉玉一泓,解鞍来上玉泉亭。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清。最喜须眉摇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马头无限红尘梦,总到阑干曲畔醒。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十·功德寺
西来禅观两牛鸣,曾是宣王玉辇行。宝地到今遗路寝,山僧犹及见鸾旌。琅函万品黄金字,飞阁千寻白玉楹。头白中官无复事,夕阳相对说承平。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八·歇马望湖亭
寺前杨柳绿阴浓,槛外晴湖白映空。客子长途嘶倦马,夕阳高阁送飞鸿。即看野色浮天际,已觉扁舟落掌中。三月燕南花满地,春光都在五云东。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七·游普福寺观道傍石涧寻源至五花阁
道傍飞涧玉淙淙,下马寻源到上方。怒沫洒空经雨急,洑流何处出云长。有时激石闻琴筑,便欲沿洄汎羽觞。还约夜凉明月上,五花阁下听沧浪。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六·宿弘济院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不愁云雾衣裳冷,秪觉烟霞应接劳。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四·香山历九折坂至弘光寺
偃月池边宝刹鲜,不知赐额自何年。行从九折云中坂,来结三生物外缘。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总落游人眼界前。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一·早出阜城马上作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清时自得闲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
-
游白秉德西园次韵二首·其二
欲采黄花泛绿杯,胜游幽意两徘徊。门连甲第三家近,节过重阳六日才。高厦捲风飞燕雀,短垣经雨上莓苔。松林步屧多馀兴,马上新诗取次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