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春景
〔宋〕
东城(1)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2)迎客棹(3)。
漫步东城感受到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
绿杨烟(1)外晓寒轻(2),红杏枝头春意(3)闹(4)。
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惟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
浮生(1)长恨欢娱少,肯爱(2)千金轻一笑(3)?
人生总是怨恨苦恼太多欢娱少,谁惜千金却轻视美人迷人一笑?
为君持酒(1)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2)。
为君手持酒盏劝说金色的斜阳,且为聚会向花间多留一抹晚霞。
小提示:宋祁《玉楼春·春景》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玉楼春·春景》是宋代词人宋祁的词作。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縠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着墨不多而描景生动,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
- 作品别称木兰花·春景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玉楼春
- 创作年代1060年后
创作背景
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宋祁和欧阳修合撰的《新唐书》历时十余载终告完成,宋祁因撰书之功迁左丞,进工部尚书。《玉楼春·春景》此词应该是作于宋祁任尚书期间,但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相关诗词
-
玉楼春·春尽日
一春寂寂春人恼。燕子来迟春已老。环庭芳草碧无痕,糁地落花红莫扫。别离况味都尝饱。怎奈又编离别稿。春蚕亦■有穷时,独怪青丝抽牙了。
-
玉楼春·春日
东风寒悄人何处,百里幽闲犹未遇。看春不觉又清明,槛外梨花开几树。相思心逐东流去,老天肯把韶光驻。陌头杨柳正青青,莫教容易飞花絮。
-
玉楼春·春怨
年年纵有春风便。楚竹离声为君变。点破繁华四五枝,零落胭脂两三片。未解多情梦梁殿。几度相思不相见。为他人作嫁衣裳,粉泪凝珠滴红线。
-
玉楼春·春思
芳林无数飘红蕊。绿映裙腰芳草地。金炉缭绕自生烟,罗袖轻盈唯掩泪。东风吹面云层起。柳线搓绵空旖旎。三春寂寞重含情,几处雕栏愁独倚。
-
玉楼春·春闺
烧残鱼片凝妆坐。懒把蛮笺催晓课。砑罗裙子蝶须牵,玉燕钗梁花刺堕。香泥小步苔痕破。报道春归眉暗锁。绣窗儿女太憨生,手弄樱桃红数颗。
-
玉楼春·春花秋月无长计
春花秋月无长计。梦到年时行乐地。夕阳一片可怜红,三五寒鸦差解意。玉颜憔悴浑闲事。金掌分明倾别泪。泪波注到九回肠,把酒问天天已醉。
-
玉楼春·落花
可怜又误江南景。雨腻风喧愁入暝。依稀碧玉水边魂,憔悴绿珠楼外影。点点随人飞远近。薄幸相逢情怎忍。年年三月化香尘,天上人间看梦醒。
-
玉楼春·东风破晓寒成阵
东风破晓寒成阵。曲锁沈香簧语嫩。凤钗敲枕玉声圆,罗袖拂屏金缕褪。云头雁影占来信。歌底眉尖萦浅晕。淡烟疏柳一帘春,细雨遥山千叠恨。
-
玉楼春·杏花
芳期爱是今番早。独倚东风殊窈窕。小桥曲水燕初飞,细雨淡烟春正好。酒旗掩映孤村杪。寂寂红楼寒尚峭。枝头留得几回看,隔巷卖花声唤到。
-
玉楼春·甲戌清明
閒愁钻入诗心缝。压得双肩寒未耸。清明终是异乡春,风雨莫温游子梦。羁魂不到先人冢。阙处松楸谁补种。潮音有意助新吟,泉路无人知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