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淮岸

柳永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1),芙蓉深浅。仙娥画舸(2),露(3)红芳(4)交乱。难分花与面。

在淮河岸边。快到晚上了。圆圆的荷叶有的背对着人,有的面向人,荷花颜色深深浅浅。有佳人划着船,露水沾身,美人与荷花相互交映。难以区分花朵和美人的面容。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1),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采莲采多了,渐渐发觉小小的船快满了。呼唤着一起回去的伙伴。急急划动船桨向远处烟气笼罩的村子驶去。隐隐传来棹歌,身影渐渐被芦苇遮挡住了。一曲终了,已看不见人。

小提示:柳永《河传·淮岸》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河传·淮岸》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婉约词作,描绘了淮河岸边傍晚时分的荷塘美景与采莲女子的动人情景。上阕以“圆荷”“芙蓉”勾勒出荷塘的幽静绚丽,又以“仙娥画舸”将采莲女与荷花融为一体,营造人花难辨的朦胧之美。下阕通过“轻船满”“呼归伴”等动态描写,展现劳动场景的鲜活气息,末句“曲终人不见”化用湘灵鼓瑟典故,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清丽,意境空灵,将水乡风情与人文雅趣自然融合,体现了柳永对市井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浪漫诗情。

柳永

柳永

北宋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以及失意文人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材为主,语多俚俗,尤善铺叙形容,曲尽其妙。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有《乐章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