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银台(5)金阙(6)沉沉(7),独宿相思在翰林(8)

皇宫里面夜色深沉,我一人独自留宿在翰林院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三五夜(1)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2)心。

今天是八月十五,月色皎洁明亮,它就像是我牵挂两千里外朋友的心灵写照。

渚宫(1)东面烟波(2)冷,浴殿(3)西头钟漏深(4)

已是中秋因而渚宫东面的烟波让人感到有些寒意,而浴殿西头的钟漏分明告诉我夜已经很深了。

犹恐清光(1)不同见,江陵(2)卑湿(3)(4)秋阴(5)

我现在担忧的是我的朋友不能看到这皎洁的月光,因为江陵地势较低,秋天阴气重会使得月光被云雾遮住。

小提示: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在翰林院夜值,面对一轮明月,想起了远谪江陵的好友元稹,关心他能否适应南方潮湿的气候,能否同赏明月,寄托了对友人的无限牵挂与思念之情。全诗巧妙采用对写手法,由诗人自己所见实景联想到友人的处境,表达委婉含蓄,尤其是“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一联,对仗工整,感情深沉诚挚,真切动人。

创作背景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中秋节,白居易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兼翰林学士。此前好友元稹因在监察御史任上弹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事并擅停其职,触怒朝廷权贵,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此时已将近半年。自从两人订交以来中秋多在一起度过,但这年中秋,诗人独自在翰林院夜值,而好友却被贬谪在两千里之遥的江陵。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诗寄给好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