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

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片帆沙岸,系斜阳

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过高楼,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卧家园,凉爽的酒,凉爽的席子,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

小提示: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下面紧扣双溪楼引出宝剑落水的传说;结尾写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的应有作用。下片写因为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所以才产生消极退隐思想;最后紧密照应开篇,以眼前之所见结束全篇,使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全词线索清晰,钩锁绵密;因迩及远,以小见大;通篇暗喻,对比强烈。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但作于在福建任职时期。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有感而作《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此词。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