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口占
〔明〕
来家不面母(3),咫尺(4)犹千里。
回到家门不见母亲的面,咫尺之地好像隔着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燕子矶头掉下伤心的泪,点点滴滴都沉入了江底。
小提示:史可法《燕子矶口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燕子矶口占》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史可法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叙述了作者回到故乡不能见母亲的情况;后两句由此而感慨不能探母的痛心,同时也表达对当时整个国家大局的忧愤。全诗行文简练,通俗易懂,尾句语出新奇,更表现出诗人无限的念母之情,爱民之意,忧国之心。
- 作品出处史忠正公集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词韵第三部
- 创作年代明末
创作背景
明弘光元年(1645年),崇祯自缢身死后,弘光帝即位,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这时清军南侵,史可法在江北率师抵御。适逢驻扎在长江中游的明将左良玉以清君侧为由,进攻南京。史可法奉命入援,渡江至燕子矶,而良玉军已败退。当时扬州军情有燃眉之急,关系到王朝的命运,于是他又率军回江北抗清,而没能回南京见上母亲一面。《燕子矶口占》这首情至文生、口占而成的绝句,便由此而生。
相关诗词
-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
-
同希深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亲联句
之子洛中来,芳樽喜暂开。人誇阿连少,吾愧士衡才。丹阙凤皇去,清川鸿雁回。都门春色美,相送思悠哉。
-
始作燕子巾
裹髻不裹额,自名燕子巾。翼覆尾涏涏,谁问巢由人。
-
锦缠道·燕子呢喃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
次韵徐子英江楼二首·其二
娱老曾微燕子楼,谋生又欠木奴洲。不无造物司行止,岂与齐民系戚休。幸际乾龙亨庶物,故希晋马锡康侯。妙龄今日如公等,声气方当叶应求。
-
乙巳初度口占·其二
白石青山到处缘,月高梳栉日高眠。无闻已是惭夫子,四十于今少二年。
-
燕子楼三首·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
燕子矶观音阁
...乘巨搆支,下集帆与樯。朱碧得水鲜,凫雁拂波光。烟雾不见海,神去万里长。我与三友俱,兼以僮仆双。日西买市饭,半道谢驴缰。五口将十足,蹶然馁且僵。百钱成一游,安得甘旨尝。归来乏灯烛,微雨沾我裳。沽酒不成醉,颓然倒方床。犹梦立阁中,遥观大鱼翔。
-
约观水阅往迟遂虚冯太常饭及归又失郑职方魏园之觞
燕子矶头风日黄,游戎校士水中央。春深痛饮辜司马,日仄清斋虚太常。大树低花遮勒短,红旗白羽塞卢长。何从一饱饥方朔,自买鱼虾入醉乡。
-
燕子楼
牡丹春后惟枝在,燕子楼空苦恨生。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分为翡翠笼俱老,讶道泉台伴不成。犹胜分香台上妾,更无一个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