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引·感旧
〔宋〕
平时(1)十月幸(2)兰汤(3)。玉甃(4)琼梁(5)。五家(6)车马如水,珠玑(7)满路旁。
每年十月驾临华清池,那里有玉池和华美的屋梁。五家的车马浩荡如流水,奇珠异宝被洒满路旁。
翠华(1)一去掩(2)方床(3)。独留烟树(4)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5)。
唐玄宗去后闲置了双人床,只剩烟雾笼罩下树色苍苍。至今那深夜时清冷的月光,依然照着藤蔓缠绕的围墙。
小提示:苏轼《华清引·感旧》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华清引·感旧》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直写杨氏家族盛时华清池的繁华热闹景象,暗斥唐玄宗宠爱贵妃,在虚幻的太平中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下片紧承上片唐玄宗因宠爱贵妃而导致国破家亡的可悲下场。全词在写景上由近及远,逐层拉开,给人以荒凉冷落之感,在对比中鲜明地表现出词人对唐玄宗这种奢糜生活的否定态度。
- 作品出处全宋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华清引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华清引·感旧》此词大约创作于治平元年(1064年)。词人曾作《骊山三绝句》,有人以为是嘉祐六年(1061年)词人赴凤翔任时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据《送陈睦知潭州》诗推算,认为《骊山三绝句》作于治平元午(1064年)。这一年,词人罢风翔签判任,返京时路过长安,游骊山。词人游骊山仅此一次,因此,王文诰的说法是可取的。此词写的是华清池,应是此次游骊山时创作的。
相关诗词
-
月华清·中秋
妆阁调笙,高城吹角,奏出泬寥天气。念老子、平生逸兴,南楼堪醉。小堂前、寒咽凉蝉,御沟畔、香残荷芰。天霁。问西风摇落,有无桂子。且喜清樽相对。试西洋宝镜,不遗纤细。兔可分毛,仿佛瑶宫阶砌。莫轻放、一堕西岩,又凝伫、隔年嘉会。无寐。任霓裳露冷,拼虚鸳被。
-
晚坐东轩睹水木山亭知为夏忠靖公赐第感旧怀贤得绝句八首·其三
重到长安迹屡移,南峰小院亦崔嵬。梨花槛格蒲萄架,勾引乡园入梦思。
-
清坐
驱驰欣暂息,清坐感馀春。细雨偏宜草,疏帘不隔尘。山禽时引子,庭鹤晚随人。几负林泉约,空嗟头上巾。
-
晚坐东轩睹水木山亭知为夏忠靖公赐第感旧怀贤得绝句八首·其五
小作山林窄作池,一亭飞起桂丛西。长沙旧迹文皇赐,千载都人路不迷。
-
忆旧游·重九题师曾芝兰便面遗墨为悟园赋
...了因缘。年年。枉想忆,有几许游尘,茶后镫前。趁绿窗余沈,便云枝如素,风叶能颠。岂知撒手成梦,遗迹世争传。又字罢题糕,孤镫感旧同夜禅。
-
檀青引附檀青传
...伶人老,飘泊秦淮鬓霜早。夜梦帘间唱谢恩,玉阶叩首依宫草。糊口江淮四十年,清明寒食飞花天。春江酒店青山路,一曲霓裳卖一钱。君问飘零感君意,含情弹出宫中事。乱后相逢问太平,咸丰旧恨今犹记。怜尔依稀事两朝,千秋万岁恨迢迢。至今烟月千门锁,天上人间两寂寥...
-
华胥引·重午感旧
新苔凝础,闲雀窥帏,澡兰旧节。画鼓声沈,燎炉焰短愁篆结。不信邻笛惊风,助晓吟凄咽。墙角双榴,褪红还上裙褶。梅雨江南,送离魂、怨流菰叶。楚云章句,沈...
-
莺啼序·壬申元夜感旧伤逝步吴梦窗韵
...,看双鬟似雾。奈驹隙、南浦扁舟,别怀长隔情素。费清辞、燕鸿缥缈,诉离绪、吴蚕丝缕。愿它年,偕隐林泉,约盟鸥鹭。双凫一去,独鹤悲鸣,叹远羁客旅。怅此后、凤箫声咽,惨惨凄凄,锁恨含忧,半庭花雨。行旌漫引,孤蓬低荫,江波平涌归期滞,望乡园、未许崇朝渡...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
-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