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
〔隋〕
杨柳青青著地(1)垂,杨花漫漫(2)搅(3)天飞。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1)行人(2)归不归。
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柳絮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小提示:无名氏《送别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别诗》是隋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杨柳垂地,杨花飘飞的春景,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后两句写春已尽而人未归,表现了主人公盼望远行人归来的焦灼心理。全诗通俗易懂,情深意切。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隋朝
创作背景
据崔琼《东虚记》说:“此诗作于大业(605-618)末年。实指炀帝巡游无度,缙绅瘁况已甚,下逮闭阎,而佞人、曲士,播弄威福,欺君上以取荣贵。上二句尽之。又谓民财穷窘,至是方有《五子之歌》之忧,而望其返国也。”此说未必确实。即使曾有过此类情事,也应该是此诗流播于前,其后始被缙绅们穿凿附会地引用,以寄托他们对飘摇欲坠的杨广政权的眷恋而已。若就诗论诗,这无疑是一首女怀男之诗。它叙一位女子对其心上人的别后思念。诗的题目“送别”,恐也是后人所加,它和崔琼《东虚记》所说本事,都不足凭信。
相关诗词
-
赠别文枢先生
避地才归又远离,雪泥鸿爪印天涯。鲲洋且击中流楫,驴背叠敲送别诗。我盼彼都惊破碎,君归何策解忧危。此行自有风云会,力挽狂澜济一时。
-
送西士之南康
祇听留行语,难工送别诗。清才今少比,循吏古为师。水转朝京路,山迎近县时。种莲曾有社,应共逸人期。
-
送知府王大夫·其一
一笑行抛汉水湄,野梅残雪照旌旗。啼莺未与春先去,归骑犹呼雨自随。干禄且优垂老姊,穷经自有起家儿。后人觅得松岩石,先刻寒生送别诗。
-
送李子威之金陵
金陵自古帝王州,策马飘然作胜游。一代衣冠新礼乐,六朝文物昔风流。此时送别诗盈轴,何处相思月满楼。若见潜溪宋夫子,勿云江汉有扁舟。
-
送薛仲杰之奉化州判
忆作参军日,曾闻少壮时。兰陵人共说,苕水去犹思。甘雨歌来邑,冬阳爱趟衰。如何重绾绶,叹息未分麾。东海民从亿,南山判莫移。朝廷须旌表,别拟送君诗。
-
傅国华从使辽东已事还朝拙诗送别·其二
向来南北叹流年,十载相逢走道边。作佛顿惭灵运后,着鞭犹恐祖生先。弹冠岂欲夸三组,负耒还思受一廛。默计此身端未了,别怀撩乱故依然。
-
送冬官尚书黄公归山东省墓二首·其二
京国交游已有时,春风偶动故园思。三杯燕市开怀酒,几句都门送别诗。海上仙人休问讯,山东民瘼好诹咨。先茔省罢还朝日,端笏从容奏主知。
-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汉字
...堂,直笔插东观。粹然中和容,清庙古圭瓒。遁翁上封事,犹或以蓍断。君袖秋月章,直造紫皇案。赤手搏长鲸,未能分万段。白华久无诗,清风可激顽。去身似叶轻,来事如麻乱。帝忧大江东,所至有水旱。列宿选郎闱,福星下霄汉。祇恐席未温,宣室夜将半。
-
过仪真吕水部祖邦以诗送别用韵答之
旅泊谁嫌度堰迟,旧交真乐胜新知。曹经何逊曾游处,诗逼唐人最盛时。信有瑶琚报桃李,祗将憔悴对姜姬。无由得遂云龙愿,笥箧当开慰所思。
-
春暮送周青士
入春春半百花开,良友乘春放棹来。花为春归偏早落,人当春去却同回。三千远道他时梦,九十韶光此日哀。把酒送春兼送别,劝君且尽故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