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何尝行
〔两汉〕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一双天鹅翩翩飞,它们来自大西北。
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一群天鹅在前飞,或十或五成双对。
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
雌性天鹅突生病,眼看不能相伴飞。
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雄性五里一回顾,飞出六里又返回。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我欲衔你同飞行,无奈口闭不能张。
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我欲背你同飞去,羽毛脱落难远翔。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新婚之爱何其乐,转眼分离令人悲。
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
遥望别人成双对,踌躇徘徊泪沾衣。
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
如今与君生离别,令我气结不能言。
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
前途珍重各自爱,远道归还实在难。
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
妾当从今守空房,关门闭户绝来往。
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
今生不死当相见,如果死亡会黄泉。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今日相会多快乐,延年万岁无绝期。
小提示:汉乐府《艳歌何尝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艳歌何尝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首古辞,属《相和歌·瑟调曲》。此诗写夫妻远别,借描写一对白鹄顾恋不舍的别离情景,抒发了患难夫妻被迫分离缠绵哀伤的情态。诗中的夫妻感情甚笃,丈夫不忍别妻远行而又不得不离别,当是为生活所迫或外出服役。全诗分“正曲”和“趋”两段,运用比兴手法,以哀怨缠绵的笔调,状雄鸟之情深义重,感人肺腑。
- 作品别称飞鹄行、双白鹄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创作背景
关于《艳歌何尝行》此诗的创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宋书》把它称作“古词四解”,意思是说它产生于汉代;《乐府诗集》卷三九引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则说:“《艳歌何尝行》,歌文帝《何尝》《古白鹄》二篇。”这意味着它在曹魏文帝时接受了一次改作。这是一组经过两次创作的作品:它的文辞的主要部分产生于汉代,但联合本辞与趋辞为一篇,奏入大曲,则是魏晋时代的事情。
相关诗词
-
三妇艳歌·其一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
三妇艳歌·其二
大妇织云锦,中妇绣鸳鸯。小妇独无事,对镜理红妆。良人幸安坐,帐暖自添香。
-
艳歌行
出自蓟北门,遥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当。
-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
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
-
琵琶行(并序)
...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秋胡行二首
【其一】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崑崙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崑崙山。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其二】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崑崙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
-
子夜歌
...不密,其后日不如。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口朱发艳歌,玉指弄娇弦。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茜两犀,美目扬双蛾。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
-
临行与故游夜别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