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记

朱熹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百丈山(1)三里(2),右俯绝壑(3),左(4)垂崖(5),垒石为磴,十馀级乃(7)(6)。山之(8),盖自此始。

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3)磴而东,即(4)小涧。石(5)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6)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7)下,其声溅溅(8)然。(2)(5)(3)两崖曲折而上,(4)山门(9)。小屋三间,不能容十(1)人,然前(10)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5)(2)而北,(11)石梯,数级入(12)(12)(13)老屋数间,卑庳(14)迫隘(15),无足观。独其西阁为(16)。水自西谷中(3)(17)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18)其上流,当水石峻激(19)相搏处,最为可(20)。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21)。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山门(4)而东十(1)步,(3)石台。下临峭岸,深(5)险绝。于林(12)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6)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7)之,璀璨(8)夺目(9),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10)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11)在眼。日(12)西山,馀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13)数。旦起下视,白云满(14),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15)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16)断,乡人凿石容磴以(2),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17)焉。畏险者或不敢(2)。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18)矣。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馀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象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象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3)(2),余又叙次(4)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1)、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5)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6)欲往而未能者。

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小提示:朱熹《百丈山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七十八卷》,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的夏天。通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创作背景

《百丈山记》这篇游记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所写的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东北。作者与同游者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这在末节中作了交代。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而作者于诗外作文,不仅为着“呈同游诸君”,同时“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这篇末文字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朱熹

朱熹

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绍兴十年(1148年)进士,卒后追谥“文”。朱熹早年受业于理学大师李侗,师承二程学说,兼采周敦颐、张载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朱熹的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八朝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韩文考异》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