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秦观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那年的今夜,我与师师姑娘初次相遇。屋内琉帘半卷,烛光朦胧;屋外,露花笼雾,凉风续续。她美丽的双颊,泛着微醉后的红润。抛开髻簪,披拂着秀发,紧偎在我的怀中,她挥泪唱起了新谱的歌曲。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谁知一别多年,久久不能实现当年约定的佳期,只有不尽的愁绪,隐隐约约地萦绕在心里。料想此刻此际,她一定唱罢了清越的歌,跳完了美妙的舞,又在对着寂寥的秋色嗟叹不已。画楼依旧,明月依旧,静静的秋夜依旧。只有清寒的月光照着两处相思,一种愁绪。

小提示:秦观《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此词咏相思之情。上阕回忆当年此时与师师欢会的氛围和师师的娇羞痴情。下阕写别后相思,想象此时的师师在妙舞清歌罢,面对秋色,也在深情地思念他。全词情致缠绵,一往情深,有荡气回肠之妙。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秦观被召至京师,除太学博士,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京都仕宦生活。在京都时,秦观常作狎邪游,与青楼女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被权贵者诋为“不检”,“薄于行”,就是指他常与妓女们往来。这首《一丛花》词就是秦观赠给汴京一位名叫师师的歌妓的。这个师师当不是宋徽宗时京都名妓李师师,因为此时李师师才刚出生。词中云“年时今夜”,又云“对秋色嗟咨”,据此推断,这首词大约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秋天。

秦观

秦观

北宋文学家、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