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近代〕
过眼韶华(1)何处也?萧萧(2)又是秋声(3)。极天衰草(4)暮云平。斜阳漏处(5),一塔枕(6)孤城。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独立荒寒(1)谁语(2),蓦(3)回头、宫阙峥嵘(4)。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5)残照(6),独拥最高层(7)。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小提示:王国维《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临江仙》是王国维创作于1906年的作品,其收录在王国维的《人间词》甲稿当中。《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这首词上下两片都是写景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片写景更自然亲切。而下片由景引发联想,更显的落寂孤独。这首词也充满了王国维的清廷遗老的特色,那种对清廷走向末路,却不知路在何方的感情色彩十分浓烈。
- 作品出处人间词甲稿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临江仙
- 创作年代清末民国初
创作背景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这首词的创作是王国维在苏州任教时所作,词中虽有“宫阙”、“红墙”等语,但应该不是指北京,因为这首词属《甲稿》,发表于1906年4月,而王国维此时初到北京,与词中秋天景色描写相违。
相关诗词
-
临江仙·作客还乡都倦也
作客还乡都倦也,黄尘污尽征衫。心如秋树耐清寒。西风吹败叶,夕照满空山。澹荡春光来眼底,镜中非复朱颜。花开花落一般看。江河流万古,哀乐入中年。
-
临江仙·犹记龙华接芳躅
犹记龙华接芳躅,嬉春破霁驱车。短筇香径看桃花。村中新酿熟,醉到小姑家。伯乐难逢王谧死,离人容易天涯。申江回望暮云遮。故人鸡黍局,何日话桑麻。
-
临江仙·俗务相仍何日了
俗务相仍何日了,纷纷百绪千头。空教萦绕似遭囚。情知鸥与鹭,亦解替人羞。春晓拂衣随父老,扶携寻壑经丘。本无肥马衣轻裘。闲身元自在,不问几宜休。
-
鹊桥仙·落梅千点
落梅千点,湿云万叶,欲问韶华何处。罗襟渍泪不曾干,怎怪得、春来多雨。芳尊酒冷,瑶琴尘积,便有心情难诉。怕他柳眼惯窥人,不敢向、小亭閒步。
-
临江仙·记得踏青期近也
记得踏青期近也,漫空朝雨生寒。故园迢递隔烟峦。芜香门外路,引梦到江干。尘满湘琴怜寂寞,天涯春事初阑。殷勤拂袖更重弹。思归三十曲,双琐玉连环。
-
临江仙·榴叶竹屏闲处好
榴叶竹屏闲处好,香街雨梦无缘,听人说著指琼鞭。玉楼嗔短舞,书枕惬高眠。几夜晚眠还早起,城中一半风烟,画桥架水绿阴连。柳眉伤老大,莺口弄清圆。
-
临江仙·数叠小山亭馆静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苔墙藓井夜沉沉。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
临江仙·满院花香晴昼永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
酹江月·和江南惜春
三分春色,更消得风雨,几番零落。年少不来春老去,空负省薇阶药。燕子飞忙,杜鹃啼杀,总为谁悲乐。临春结绮,旧家何处楼阁。一任年去年来,怅歌阑舞断,尘生帘幕。千古雷塘浑一梦,人世到头俱错。百岁心期,一春光景,付与闲杯酌。青蛇犹在,莫教雷...
-
临江仙·和毅斋见寿
十月江南风信早,梅枝早閟先春。田园剩得老来身。浪言陶处士,犹是晋朝臣。人道革爻居四九,谁知数在邅迍。明年五十志当伸。低头羞老妇,且结会稽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