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
蜀主(1)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2)。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1)中。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1)走村翁。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小提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此诗为第四首,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6年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相关诗词
-
易州道中咏怀古迹五首用杜工部韵·其三
两峰削立势如门,隐约林坳见古村。落木远峦烟黯黯,孤城平野月昏昏。朔风似诉燕丹恨,流水难招侠客魂。千载悲歌徒感慨,一镫青史细评论。
-
易州道中咏怀古迹五首用杜工部韵·其一
凄凉百战疮痍地,亘古英雄草莽间。风韵萧萧生易水,云阴漠漠拥燕山。铜驼历劫观兴废,鸿雁忘情自往还。万壑千岩环崱屴,乱峰高耸紫荆关。
-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其二
何处屈原宅,汨罗来问津。怀沙甘此水,谋国竟何人。汉主恩非薄,贾生才绝伦。亦知藩傅远,特遣吊孤臣。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铜柱
分茅岭下寻铜柱,薄海人思汉伏波。列阵不难招象马,为梁真欲架鼋鼍。山川据险将无敌,金石铭功在不磨。莫道南征犹缓计,凌烟他日看巍峨。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台岭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其四
杜子湖南日,年衰世路迷。鸥波怜泬寂,渔艇漫依栖。巴道仍妖梗,秦天出汉低。文章竟何用,名字谪仙齐。
-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其三
海徼皆吾土,浮生任所之。若为湘水夕,不置逐臣思。落落安刘策,英英吊屈辞。雄才掩千古,慷慨有馀悲。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黄陵庙
遗庙凄凉越鸟悲,云山九点望中疑。肝肠雨断随虞辇,桂酒千秋奠楚词。斑竹雨来还酒泪,洞庭烟净见修眉。行人莫问愁深浅,湘水滔滔未有期。
-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其一
身世一逆旅,漫怀千载音。美人伤岁晚,芳杜怨江深。本意投鱼腹,犹将悟主心。凤麟空下世,衰德涕沾衿。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虞美人草
剑气中宵不化虹,惟凭衰草寄残红。蛾眉岂怨君恩薄,玉帐初惊战士空。戏马台前啼晓露,乌江水畔泣秋丛。闻歌慷慨何须舞,禾黍离离满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