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二首·其二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历历(1)兴亡败局棋,登临(2)疑梦复疑非。

兴亡的世事历历分明,本已像摆开的败局残棋,登临时却仍然疑是梦境,又怀疑这一切似是实非。

断霞落日天无尽(1),老树遗台(2)秋更悲。

眼前,残霞凌乱,落日苍凉,只有那长天无尽,乔木已老,遗台犹在,逢秋日更觉伤悲。

沧海忽惊龙穴露(1)广寒(2)犹想凤笙(3)归。

沧茫的大海上,忽然惊骇于龙穴的暴露,冷凄的广寒殿,仍然想望着凤笙的回归。

从教(1)(2)琼华(3)(4),留在西山尽泪垂。

索性让人们,整个地削平琼华孤岛,光留着西山,已尽够让我伤心泪垂。

小提示:元好问《出都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出都二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第二首诗通过登台回望旧都燕京的视角,将诗人所见的萧条景象、心中的亡国情思,表现得既委婉,又深挚。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乃马真后二年(1243)秋,元好问应元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的招请,北游燕京。故都依旧,而国事已非,诗人追昔感今,心情十分沉重。冬天,他离开燕京,回到忻州后,写下了这一组七言律诗。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