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五
〔唐〕
馆娃宫(1)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邺城西边,馆娃宫外,万缕千丝的依依春柳。绿色连着远去的白帆,温柔地轻拂长堤渡口。
系得王孙归意(1)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每一丝都牵挂着行人,系结着归心欲上归舟。芳草也怀着浓绿的恋情,却难比她缠绵在人心头。
小提示: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五首诗写馆娃宫和邺城的柳条牵动着王孙的思归之情,运用句中自对的方式构成风华流美的格调和柔美风流的景致,显示出一种摇曳的风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相关诗词
-
高竹八首·其五
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幽人有轩榻,日夜与之对。宇静觉神开,景闲喜真会。与其丧吾真,孰若从吾爱。
-
宋宗庙登歌八首·其五·东安府君歌
铄矣皇祖,帝度其心。永言配命,播兹徽音。思我茂猷,如玉如金。骏奔在陛,是鉴是歆。
-
初冬杂咏八首·其五
书生本欲辈莘渭,蹭蹬乃去为诗人。囊中略有七千首,不负百年风月身。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五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
春柳八首·其五
碧树森森乌夜啼,吴侬门外数行齐。御沟夜静春难晓,歌舞楼空月易低。南浦绿波惟一色,芳郊细雨不沾衣。东风尽日长安道,为送征人又向西。
-
春柳八首·其二
池塘新绿涨平川,碧浪潆洄拂绮筵。为爱春风常起舞,因贪纤月未成眠。金消一缕娇无力,翠扫双蛾淡可怜。试拟青葱诸玉树,长杨赋客在甘泉。
-
秋柳八首·其三
夕阳亭下草连天,短拂湖头载酒船。冷落隋堤虚夜月,荒芜梁苑挂寒烟。长条旧系看花马,凉影新添抱叶蝉。独有柴桑门外树,五株萧瑟尚依然。
-
秋柳八首·其一
江南江北尽堪悲,堤上谁歌杨柳枝。腰比休文何太瘦,鬓如潘令竟成丝。折来羞赠离人手,断后难添少妇眉。此日阳关三叠后,多应愁杀戍边儿。
-
秋柳八首·其二
烟霭依微晓乍清,朦胧残月下江城。露华高拂仙人掌,霜叶低翻游子旌。细柳草深何处垒,长杨风急不成声。柔枝可耐寒条冷,雨泣花愁无限情。
-
秋柳八首·其六
寥落江头冷翠微,曙烟不碍众星稀。凄凉半入胡儿笛,掩映偏横织女机。素手折腰空试舞,轻绡减带不胜衣。风流回首当年地,白雁霜天尚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