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店妪传

王禹偁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的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没人感到奇怪。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边防才变得严紧,但是也并不害怕辽兵。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王可自取之。”

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只身留在店里。正碰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下,大声叫喊老妇人给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瓦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大力气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

系绠弓,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其人可知也。

辽兵就把井绳系在弓的一头,俯下身子向井里打水。老妇人于是从背后把辽兵推落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齐备,马鞍后面还悬挂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看到了都认为她勇敢。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胃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录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唉,国家防守边塞要地,大量使用边地的士兵,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习惯作战而且不惧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如此,那些边地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近年来对边地要塞那些勇猛的战士,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被谓“厅子”,这些都是习惯作战而且不惧怕不懦弱的人啊!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准备战马,有的妻儿整理武器,甚至还有不披挂铠甲就去迎敌的。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都调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把守住。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敌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在,但是兵马不多,即使招募士兵,边地的人也不响应,这是为什么呢?都是因为被选中的都要归属上都,离开了家乡故里的缘故啊。而且每月的军饷微薄,有的甚至不能糊口;发给他们的铠甲装备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级的部队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这些人冲锋在前,当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

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如果能稳定那些军队,使那些士兵对自己的故里有眷恋的感情;增加他们的军需给养,使他们在吃饭穿衣上富足;再给他们配上坚固的铠甲和强健的战马,那么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如果真能如此,只要选一万边地的士兵,就可以抵挡外敌五万啊!治理国家的人,不在这方面用心,我看不出他们的忠心啊!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于有位者

因此通过一个老妇人的英勇事迹,总体记录边境战事,赠给在位当权的人。

小提示:王禹偁《唐河店妪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唐河店妪传》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分两部分,前两个自然段记叙唐河店妪机智杀敌的事迹,叙事简明平易,然而却生动传神;第三到六自然段是议论,作者指斥执政者边防政策的失误,正面提出自己重边兵的意见,其议论详明恳切。文章虽分两部分,但前后关合紧密,浑然一体。中间用一个感叹词“噫”,承上启下,既衔接自然,又情意深长。

创作背景

五代以来,北方契丹族(辽)渐渐崛起,并常有南下之望,汉与契丹之间长期和睦相处的局面渐被打破了。北宋王朝统一南中国后,为了解除契丹人的威胁,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雍熙三年(986年)曾两次兴兵伐辽,企图收复五代时被辽国占领的北方大片土地,但两次均告失败,唐河一带因而成为北方边防的前线。

探讨失败的原因,谋画进击的策略,是当时朝野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北宋朝廷重臣多畏敌如虎,纷纷向太宗上疏,主张“屈己”求和;宫居右正言的王禹偁则于端拱二年(989)献《御戎十策》,力主“外任其人而内修其德”,充分准备,俟机再战,并建议太宗“下诏感励边人,使知取燕蓟旧疆,非贪其土地”。这篇文章就是缘此而发的,约作于端拱二年或淳化初年(989年左右)。

王禹偁

王禹偁

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 ,巨野(今属山东)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端拱元年(988年),召试,直史馆,迁知制诰,判大理寺。遇事敢言,三遭贬斥,作《三黜赋》以见志。诗学杜甫、白居易,文风平易畅达。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存词一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