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齐云楼

吴文英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凌朝一片阳台影(3),飞来太空不去。栋(4)(5)横,帘钩斗曲(6),西北城高几许。天声(7)(8)。便阊阖(9)(10)虹河(11)(12)问几阴晴(13)霸吴(14)平地(15)(16)今古(17)

朝阳霞光万丈从寰宇中射来,但是到了齐云楼前,却被是楼所阻,只留下一片阴影。齐云楼高得可与参星平齐,楼窗的竹帘即是用来北斗星当帘钩的。从齐云楼俯瞰附近西北角的城墙,那城墙似乎只有一点点高了。楼高“齐云”,故能在楼上听到喁喁细语般的“天声”。从齐云楼出发,还可以直达天庭,轻推天门而入,并在银河中溯流畅游。问:是楼曾经过多少次风雨侵蚀,曾迎送过多少次朝阳、夕照?这晴晴雨雨的天气不是同世道的盛衰那样变幻莫测吗?你看那春秋时的吴国曾经称霸东南,但却像昙花一样,很快就被越国夷为平地。

西山横(1)(2)碧,眼明应不到,烟际(3)(4)卧笛(5)长吟,层(6)乍裂(7),寒月溟濛(8)千里。凭虚(9)醉舞。梦(10)白阑干,化为飞雾(11)。净洗青红(12),骤飞沧海(13)雨。

远望西山一带横亘着青黑色的树林,绵绵不绝一望无际。向东平视,茫茫烟云使再好的视力也看不到海鸟的踪迹。近观楼下景色,可以见到牧童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横笛而吹的田园风光。这新清的笛声,似能冲破眼前无边无际的茫茫细雨。我在齐云楼上凭虚凌空地醉舞,眼前的一切在朦胧中化成了栏干外一片白茫茫的烟雾。楼外细雨刹时间又转成为倾盆大雨,它像沧海倾覆一样,将楼外面红花绿叶无限风光的景致尽数扫光。

小提示:吴文英《齐天乐·齐云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齐天乐·齐云楼》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词人登高远眺,凭吊古吴霸业,借景抒情,感叹好景不长,暗寓对当时政局的深切忧虑之愁绪。此词想象奇特,写齐云楼一天的景色变化,由凌晨写至月出,词句瑰丽,色彩纷呈,将全词笼罩在一片仙光云影之中,令人拂挹不尽;从云影到大雨,都紧紧围绕高楼齐云落笔,真可谓思飞墨舞,空灵奇幻。全词紧扣楼名“齐云”两字,借题发挥,笔墨淋漓。

创作背景

《齐天乐·齐云楼》此词是吴文英在苏幕时作,嘉熙二年(1238年)闰二月,史宅之知平江,重修齐云楼。明年正月赴行在。此词当是此一、二年间作。朱祖谋笺:卢熊《苏州府志》:“‘齐云楼’在郡治后子城上。相传即古月华楼也。”《吴地记》:“唐曹恭王所造,白公(即白居易)诗亦云。改号‘齐云楼’,盖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之义。”又:据此,楼则自乐天始也。嘉熙二年史宅之并重修有记。按此词疑史宅之重修时作。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