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

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小提示:温庭筠《更漏子·背江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更漏子·背江楼》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一说为代言体,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一说是羁旅行役词,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全词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情感,层次分明,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

创作背景

《更漏子·背江楼》此词有“归帆渡”之句,当时飞卿自京口北渡长江归家途中作。会昌元年(841年)春,曾自长安赴吴中旧乡,见《书怀百韵》诗“行役议秦吴”之句及当年春所作《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春尽时在扬州,有所逗留,约深秋时归抵吴中,有《东归有怀》诗可证。会昌二年(842年)春自吴中游越中,约同年秋折返吴中。此词有“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等句,当是会昌三年(843年)暮春自吴中归长安途中所作。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