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梅有感
〔元〕
东风(1)吹落战(2)尘沙,梦想西湖处士(3)家。
东风吹落满天的战尘风沙,梦中飞向西湖边种梅人家。
只恐(1)江南春意减(2),此心元(3)不为梅花。
今后的江南怕再无往日春色,我的心儿怎能只把梅花牵挂!
小提示:刘因《观梅有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观梅有感》是元代诗人刘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用“东风吹落战尘沙”隐喻宋室灭亡;次句以“梦想西湖处士家”,借林逋的故事暗写故国之思;第三句一个“恐”字,表达作者内心的担忧,而“江南春意减”则暗叹江南备受摧残;第四句点明作诗的深意与梅无关。全诗以观梅而有感,而引发联想,但全文的主旨都与眼前盛开的梅花无关,这样言此物写彼物的手法,让情感更加深厚而沉重,曲折中见深意。
- 作品出处静修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观梅有感》此诗应是刘因三十岁左右时,观赏梅花而作。刘因世代业儒, 从小接受汉文化的熏陶,虽然他并不是宋朝人,但对宋朝的灭亡常常表现出痛惜、悼念的感情。元世祖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十一月诏责州、县限期捕获江南“盗贼”,镇压南宋亡后八年仍未断绝的反元斗争。刘因便借歌咏梅花来曲折地寄托他对宋王朝的怀恋,抒发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
相关诗词
-
仲冬晦日观易有感
混沌一天地,龙战分玄黄。淑慝本不同,暗伏灾与祥。圣人为世道,顾虑深且长。尝在消息间,抑阴与扶阳。一曰戒履霜,一曰戒剥床。在复喜无疾,在姤忧与长。内外宾主辨,不早疾有伤。君子贵观象,消息盈虚场。大人克休否,其亡复其亡。所以安其位,终焉系苞桑。吾动益与巽,日进求无疆。可以无大过,圣谟遵洋洋。
-
观书有感
观澜知道体,蹑足见天根。此意何曾远,分明不待言。
-
观泉有感
阳城居晋鄙,薰德几千人。我亦山林久,观泉愧我巾。
-
大廷策士问经世之道仆忝在读卷之列观诸进士所对有感赋此录以赠别刘性粹中支渭兴文举二贤良
昔人有欲问先天,林下相期二十年。已向尘埃成白发,尚从灯火事青编。获麟遂讫春秋后,鸣鸟犹闻礼乐前。春雨未来农事晚,独怀归计在山田。
-
和十峰闻西涯赏梅有感
听说梅花百感新,去年同是赏花人。病来东阁诗俱瘦,老觉西湖意转亲。授简不妨还赋雪,攀条无计可留春。何时烟月溪桥路,斗取筇枝见在身。
-
折梅有感
欲赋閒情思苦迟,却将多病恨芳时。谁言句律春来细,开过梅花无好诗。
-
别伦右溪诸君乡回夜泊大观桥有感·其二
朗然心镜本昭明,况复涵虚混太清。身有羽翰从迅逸,地非壶阆亦仙灵。
-
庭下枯梅有感
庭下同栽两树梅,一株摇落一株开。无缘春色相亏曲,有分晴光亦往来。雪打枯枝愁汉驿,雨翻雕萼梦荆台。绮窗不断横斜影,犹有东风管碧苔。
-
见梅有感
莫把夭妍等重轻,赋成千韵况难名。看来好处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
-
观菊有感
行到篱边地满霜,曩时物物已非常。自怜失意秋风后,独有寒花不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