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六
〔唐〕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1)啼露(2)动(3)芳音。
一对对金色的黄鹂鸟,轻舞在翠柳丛中啼叫。歌里滚动着清晨的露珠,歌声迎来了春的脚步悄悄。
春来幸自(1)长如线,可惜(2)牵缠荡子(3)心。
我爱这春柳如丝如绦,丝丝连接成长线一条。一端牵连着我的思恋,一端在游子心头缠绕。
小提示:温庭筠《杨柳八首·其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六首诗似是借咏春柳抒写怀人之情,诗中运用比兴和想象手法,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悠悠情思,含蓄深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相关诗词
-
春柳八首·其二
池塘新绿涨平川,碧浪潆洄拂绮筵。为爱春风常起舞,因贪纤月未成眠。金消一缕娇无力,翠扫双蛾淡可怜。试拟青葱诸玉树,长杨赋客在甘泉。
-
春柳八首·其六
牧笛呜呜弄晚汀,栖鸦栉雨自梳翎。淡烟笼月传新火,纤露垂珠滴晓星。远塞色沉枪影绿,新丰香扑酒痕青。年年送客知何处,不是长亭是短亭。
-
秋柳八首·其一
江南江北尽堪悲,堤上谁歌杨柳枝。腰比休文何太瘦,鬓如潘令竟成丝。折来羞赠离人手,断后难添少妇眉。此日阳关三叠后,多应愁杀戍边儿。
-
秋柳八首·其二
烟霭依微晓乍清,朦胧残月下江城。露华高拂仙人掌,霜叶低翻游子旌。细柳草深何处垒,长杨风急不成声。柔枝可耐寒条冷,雨泣花愁无限情。
-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六
仿佛黄衣见上宾,乘云回首指三秦。前驱白鹤缑山驾,后乘苍梧楚水嫔。千载啼鹃悲古帝,一时凝碧尽词臣。宣陵孝子何人在,北望燕山正掩巾。
-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六
东风吹垂杨,逆水上渔步。相约醉桃花,轻舟不得度。
-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六
大道寓影响,谁复知此理。是中无实性,群有妄相拟。本自绝名言,云何立彼此。运心平等观,一任空华起。影响顺形声,资物故生理。一旦挥霍去,何因得像似。群有靡不然,昧漠呼自己。四色尚无本,八微欲安恃。
-
呈宜之兄八首·其六
书中道何似,诗有林霏寄。怪其句律工,定自工夫至。
-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六
触有羸其角,进有跋其胡。膏车秣吾马,白日在修途。虽乏亡何杯,颇多未见书。力学致事功,良田本深锄。
-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其六
知从了义透音闻,古井无波岂更浑。便好一坑埋众妙,何须六结解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