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3)万丈(4)生白毫(5)。
明月还没有从高高的群山升起,就已经发出了万丈光芒。
一杯未尽银阙(1)涌,乱云脱坏(2)如崩涛(3)。
杯中的酒还未饮尽,银阙就开始翻涌。纷乱的云四处飘散,好像浪涛下落。
谁为天公洗眸子(1),应费明河(2)千斛(3)水。
如果谁要为天公清洗眼睛,应该会耗费银河里的数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1)心不起(2)。
明亮的月光使我更冷静地洞察世态人情,我心湛然,磊落光明。
西南火星(1)如弹丸(2),角尾(3)奕奕(4)苍龙(5)蟠(6)。
西南方向的心宿和弹丸一般大,角尾二宿亮光闪烁,环绕着苍龙七宿。
今宵注眼(1)看不见(2),更许(3)萤火(4)争清寒(5)。
今晚月光很强,星光显得更加微弱,我集中目光也看不见它们。又怎么容许灯笼火在秋日寒气之中与月争光呢?
何人舣舟(1)临古汴(2),千灯夜作鱼龙(3)变。
何人在古汴河边停船靠岸?人们做了许多鱼龙形状的灯,游戏赏月。
曲折(1)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2)。
水灯曲折排列,随着歌声节拍和船的浮沉上下盘旋舞动。
青荧(1)灭没(2)转山前(3),浪飐风回(4)岂复坚(5)。
灯笼中的烛光熄灭,月亮也转到山前。浪打风吹使灯笼颤动,哪里还能坚固?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明月容易下沉,人也终究会散去。我回家后呼唤取酒再度赏月。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1)寒螀(2)鸣(3)露草。
堂前的月色更加皎洁美好,寒蝉在含露水的草丛中咽咽而鸣。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1)。
掀起帘子,推开门户,寂静得好像没有人。窗下只有我的孙儿楚老在低哭。
南都从事(1)莫羞贫(2),对月题诗有几人?
子由啊,你不要因为清贫而感到羞愧,古来对月题诗的人能有几个?
明朝人事随日出(1),怳然(2)一梦瑶台客(3)。
太阳一出,世事皆变,中秋夜恍若置身瑶台的赏月赋诗,不过如同一梦而已。
小提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中秋见月和子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开篇写明月未出和初出之景,瑞光生白毫,银阙涌苍穹,云散如崩涛,并想象用银河水洗天公眸子。接下去写星宿、水灯、寒螀、露草等,营造出一片澄明之境,渗透着对景怀人之情。诗人极写中秋明月之美和他人的欢乐,更衬托出自己悲凉的心情和寂寞的处境。最后又安慰鼓励对方,突出手足之深情。全篇单行直贯而下,想象奇丽,比喻新警,诗句流丽婉转,唱叹有致,令人吟诵不已。
- 作品别称中秋见月寄子由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78年
创作背景
《中秋见月和子由》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八月十六日,当时苏轼在徐州任上,而弟弟苏辙在南京留守签判任上。前一年中秋,兄弟二人在徐州同赏月,苏轼在《阳关曲·中秋月》中就已感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年之后,兄弟二人天各一方,而苏轼自己又憔悴病卧,心情哀伤。苏辙写了《中秋见月寄子瞻》寄给苏轼,其中流露出“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的感慨,苏轼就写了这首和诗来宽慰他。
相关诗词
-
今岁中秋无月闰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其二
秋意关心切,蟾光见面难。欲成邀月饮,颇恨与谁看。天近瞻银阙,云空见玉盘。老夫浑不寐,欢喜一凭栏。
-
中秋无月夜半大雨忽忆去年江楼之会
去年秋半西江口,夜上江楼饮江酒。欲问青天借玉盘,等得浮云变苍狗。天风惨澹含清秋,夜色苍茫江水流。移床傍檐看月出,月未肯出令人愁。圆芦吹裂客罢语,恐在丹霄复何许。一声初自耳边来,三更却向楼前去。人生无定可堪论,东西南北似浮云。故人吹散天...
-
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
主人待月敞南楼,淮雨西来斗变秋。自有婵娟侍宾榻,不须迢递望刀头。池鱼暗听歌声跃,莲的明传酒令优。更爱西垣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
-
中秋望月次玉局翁韵二首·其二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
捣练子·赠中条山无为子
志为剑,慧为刀。石娥劈玉见金鳌。戏青莲,跃碧涛。刀圭饮,胜香醪。六三公子著绯袍。系云腰。万万遭。
-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
后中秋望月歌
一年两度中秋节,两度中秋一样月。两度当筵望月人,几人犹在几人别?此后望月几中秋,此会中人知在否?当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
-
月夜二首·其二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
中秋对月同散木作
百年看月几回盈,那得中秋度度明。纵使清光常满满,若无胜地也平平。朱栏碧榭垂千亩,白水青霞过一生。醒即抱鎗眠即枕,腮毛渐渐有霜茎。
-
中秋无月同李子朱王元美李于鳞比部赋得城字
四野苍茫云雾生,月华暗度凤凰城。樽前不辨银河影,楼外空传玉笛声。鸿雁清秋游子意,梧桐白露故园情。谢庄欲赋还惆怅,今夜关山何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