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留金山两日
〔宋〕
塔上一铃独自语(1),明日颠风(2)当断渡。
塔上的一个铃铛在自言自语:“明天有狂风不能渡过江南去。”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早晨风吹白浪拍击着青色山崖,又从山崖倒射船窗化作点点飞雨。
龙骧(1)万斛(2)不敢过,渔舟(3)一叶従掀舞(4)。
高大宽阔的楼船不敢航行,一叶小小的渔舟却任随风浪翻舞。
细思城市(1)有底(2)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细思量奔往湖州又有何事可忙,倒暗笑蛟龙掀起怒涛为了什么缘故。
无事久留童仆怪(1),此风(2)聊得妻孥(3)忏。
无事久留童仆就会责怪,这场大风使妻儿同意我在此地暂住。
潜山道人(1)独何事,半夜(2)不眠听粥鼓(3)。
潜山道人独自在做些什么,半夜不睡静静地倾听寺中的木鱼梆鼓。
小提示: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大风留金山两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半篇写景,以塔铃自语报告大风消息。接着描写疾风吹浪拍打山崖,浪花又从山崖倒射船上轩窗如同飞雨;江中高大的楼船不敢行走,一叶渔舟却任随风浪掀舞无所畏惧等情景。后半篇以调侃的口吻,说自己本不必忙于奔向湖州,蛟龙掀起怒涛未免无事生非。诗人又以童仆、妻儿的态度作为陪衬,突现诗人随缘自适,一任去留的超脱的人生态度。末二句写同载的友人僧道潜不以风流为意的宁静心境。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79年
创作背景
《大风留金山两日》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四月,当时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经过镇江金山时作。
相关诗词
-
庚午十二月十八日雪
满载寒花玉气浮,野航一个小于瓯。晓来试上城头望,碧海金山两白鸥。
-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讲殿谈馀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
永安紫金山眺望有作
绕县芙蓉四面来,紫金为枕玉为台。
-
老谷树为大风所摧诗以伤之
...馀,虽存若蜩蜕。窍穴一穿漏,枅圈无巨细。腹中若蜂房,蛇鼠相启闭。一二鼻口者,火入烟蒙翳。疾雷屡震惊,花叶多焦脆。䬏䬔昨楝风,四方忽排挤。怒呺一昼夜,柯条尚牛掣。雨师复掊击,参天俄失势。朽蠹已有年,婆娑终一蹶。摧折当腰吕,寻尺若刀?。崩压西邻墙,...
-
正月六日风雪大作
奇寒何事入芳辰,不管灯枝欲试新。即日反风吹尽雪,东君已费一分春。
-
重阳后半月天气温丽忽变奇寒晦日大雪乡人御冬之计多未办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
-
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岩观下岩桂盛开复舣石湖留赏一日赋两绝·其一
金粟枝头一夜开,故应全得小诗催。篮舆缓缓随儿女,引入天香洞里来。
-
夜泊湾洲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
阿香搅客眠,夜半驱疾雷。空水受奇响,如从船底来。嘈嘈雨窗闹,轧轧风柁开。睡魔走辟易,耳界愁喧豗。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灯婢烛囊衣,篙师理樯桅。烦扰到明发,村鸡亦喈喈。
-
乾道癸巳腊后二日桂林大雪尺馀郡人云前此未省见也郭季勇机宜赋古风为贺次其韵
...轻话别。天公恐我愁瘴雾,十日号风吹石裂。同云乃肯度严关,一夜玉峰高巀嵲。老榕蓊密最先缟,稚竹枵虚时一折。须知桂海接蓬瀛,满目三山白银阙。不管楼高翠袖单,但嫌酒浅金杯凸。东郭先生履虽敝,诗情却斗冰壶洁。归撚冻髭搜好句,山馆青灯对明灭。为怜叶气到黄茅,何...
-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